2009年9月13日 星期日

坎尼札羅的詮釋(下)

化學原理啟迪6

徐弘毅:

1.       給呂薩克的實驗顯示,2體積的「氫氣」與1體積的「氧氣」,結合之後產生「水」,那麼水的原子組成是什麼?是H2O 還是HO

2.       假設原子有固定的體積,那麼,「1個氫原子」占據「1單位體積」,「2個氫原子」占據「2單位體積」,擴大為1公升、2公升這麼大的體積,原則應該也是一樣。所以,亞佛加厥說,同體積的氣體含有相同的原子數

3.       因此,「2體積」的「氫氣」與「1體積」的「氧氣」,結合成為「水」,「水」就很可能是由「2個氫原子」與「1個氧原子」,結合而來的,「水」的分子式是「H2O」。

4.       「水」的分子式是「H2O」,以「水」分子量「18」來計算,「氫」原子量是「1」,「氧」原子量是「16」。

5.       這個結論,後來又經過許多實驗再次證明,把「含有氫的化合物」互相比較,以及把「含有氧的化合物」互相比較,最後發現,「氫」在不同化合物的質量,都是「1的倍數」,「氧」在不同化合物的質量,都是「16的倍數」。

6.       接著,坎尼札羅用同樣的方法,大膽推測「二氧化碳」的分子量,注意一點,當時沒有人知道那種氣體是「二氧化碳」、還是「一氧化碳」、還是「一氧化二碳」。只知道有一種氣體,是「碳」跟「氧」結合出來的,有某些特殊性質。

7.       「碳」沒有氣體體積,不可能用「亞佛加厥的理論」推論出來,是「1單位」還是「2單位」的「碳」與「氧」結合,怎麼辦?

8.       坎尼札羅找出所有「含有碳的化合物」,比較它們裡面「碳」的分子量,甲烷、乙烷、丙烷、丁烷、二氧化碳等化合物裡面,「碳」的質量比例,都是「12的倍數」。所以,坎尼札羅就假定,「碳」的原子量就是12

9.       我認為,坎尼札羅的推論,無法說明組成甲烷、乙烷、丙烷、二氧化碳的「碳」,是1個碳組成的,還是2個碳組成的;所以他應該不確定「碳」的原子量是12還是6,但是,他只知道參與反應的「碳」的基本單位,質量是12

10.   他應該是想,先提出一個比較的標準,讓其他的元素質量大小都可以比較出來,這樣至少可以簡化他那個時代混亂的化學元素符號表;至於更精確的原子量,由將來的人重新計算解決。

11.   道耳頓也面臨過這個問題,他並不確定「水」的分子式,到底是HOH2O,但是,他認為大概就是這二種情況的其中一個,應該先大膽地朝某個方向去假設,然後再用實驗去證明推翻。結果給呂薩克與亞佛加厥推翻了他的假設,確定應該是另一個選擇,H2O

12.   亞佛加厥應該也不十分確定「氧氣」是O2還是O,從他的定義看來,他只是十分確定,「水」是由2體積單位的氫和1體積單位的「氧」組成,既然最基本單位是原子,那麼,「水」就是由2個「氫」原子與1個「氧」原子組成。

13.   開拓者的人生是在黑暗中摸索,他們雖然不見得能夠立刻找到最精確的答案,但是更重要的是,他們為打破人類無知所展現的勇氣,沒有那一份勇於嘗試錯誤勇氣,他們不會冒著承擔被當時代的人與後世的人誤解的風險,大膽地點出人類理性思考的方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