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4日 星期五

結構性災難與政府改造


【摘要2009.09.04 林騰鷂 中國時報】政府最近打算做部分內閣改組,然而台灣即將面臨的一連串結構性災難,政府應有全盤性的思考,政府組織、法制與人員的全面改造。

首先,在財政結構性災難方面,不管是政府統計也好,學者輿論提醒也好,均已顯示台灣已經破產,因為負債總額已達14.5兆元,比國有資產總額的八.五兆元還要高出六兆元。換言之,每個台灣之子一出生就負債63萬元。

「台灣錢淹腳目」的豪語已變調成為「台灣債,淹腳目」的惡夢。輿論發出「重編九十九年度總預算吧」的無奈呼喊。政府如果有心刪除遊樂犒賞性的考察開會活動,減少不必要的公關、慶典儀式及不當公共採購花費,每年省個五、六千億元絕不是難事。只是不知政府是否敢於嘗試?

其次,在教育結構性災難方面,技職專業教育之沒落,已無法因應社會改造與經濟發展之需求。尤其在生育數量之大幅萎縮與經社價值之變遷下,大學文憑已漸不值,而若干私立院校招生,竟也發生九成以上不足額,這種教育結構性災難,難道只是透過高等教育評鑑做做文章,而不應該有更積極、果斷的教育監督及依法處置嗎?

第三,在民主結構性災難方面,輿論不斷的指出,台灣的民主只是形式的選舉民主,而選舉往往是災難的源始。真正民主的核心理念,如公意、法治與責任政治則從未落實。地方派系產生「世襲性」的民意代表或行政首長,絕少受過基本的法律、經濟、財政紀律訓練,但卻掌握預算,人事任用大權,花人民的錢,做綁住選舉樁腳的把戲,層出不窮。

人民不能直接提總統罷免案,以及很難罷免民選公職人員的法制,不用改變嗎?透明民主的陽光法案,如政治獻金法、遊說法不應重新修法嗎?而課予政黨實質重大法律責任之政黨法,不應馬上立法嗎?又「總統有權無責,行政院院長有責無權」的憲政失衡現象,不應馬上調整嗎?

第四,在行政結構性災難方面,現實的行政結構已無法順應二十一世紀中,現實的中央與地方政府機器,已數十年累積性的鬆散。地方政府戶政、稅收、地政等事務因電腦化的實施,已不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

環保、防疫、藥物、食品衛生,水、土、森林、礦產,動植物資源的監護與保育工作,則應有更多的人力投入。但因人事行政局的消極僵化,未作全局性思考與行政人力的轉業訓練,以致人事包袱沉重,而新興、重要的行政工作卻編制很小,經費奇少,社會公共資產、民眾生活資源與國家防免災疫能力之確保,無法獲有充足、優良行政人力的配合

而更值得注意的是,全民照護保護即將在民國一百年開辦,其所需要的照護、社工、諮商行政人力,不知政府是否也有周全完善的準備?

台灣所面臨的結構性災難,絕不只於上述四端,健保醫療結構、司法公義結構、國防安全結構均有社會所詬病的災難表徵。因此,由內閣改組到政府全面改造,以充實消減各類結構性災難人力、物力配置,加強其組織培訓整備,恐將是有歷史使命感,願意承擔執政責任者的施政主軸了。(東海大學法律學系教授)

【摘要2009.09.04孫彬訓、朱漢崙/工商時報】元月才將台灣主權評等展望,從穩定,調降為負向的惠譽信評,昨日負責亞洲主權評等主管麥克名(James McCormack)強調,台灣政府總負債,連續4年維持穩定後,2009年台灣的政府總負債將再度上升,達到GDP50%占比,不但創歷史新高,且此情況將持續三年,明後兩年將繼續往上攀升。


惠譽信評亞洲主權評等主管麥克名
(James McCormack)(3)日強調,台灣失業率今年底將攀升到6.5%至7,全年失業率平均值為6%,但今年年底就是最高峰;明年起,失業率將緩步下滑,預計2010年全年失業率平均值跟今年相同,也是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