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31日 星期日

有機化學的基礎68(下)

徐弘毅:

1.       原子數量一樣、結構一樣的分子,為什麼只要骨架上的其中一個原子的「p軌域」,多一個電子(自由基)或少一個電子(陽離子),引起共振,就能大大增加穩定度呢?

2.       一個分子的穩定度會比較高,一定是構成這個分子的原子,彼此之間的萬有引力更強。

3.       萬有引力定律:『宇宙間的一切物體,彼此有一個吸引力的作用,其大小與質量的乘積成正比,與兩物體間的距離平方成反比。』也就是二物體的質量愈大,引力愈大;距離愈近,引力愈大

4.       「烯丙基陽離子C3H5」和「丙烯C3H6」相比,「烯丙基陽離子C3H5」失去1個氫原子和1個電子,好像四平八穩的建築物被抽掉一根柱子,那會如何?搖搖欲墜,這個現象在分子的世界稱為「共振」:電子在不同化學鍵之間跑來跑去。

5.       建築物的質量與地球相比太小,受地心引力影響,最後的結局一定是倒塌,但是,分子系統裡的原子太小,引力活動不受地心引力的影響,比較受到原子彼此之間的影響,所以,抽掉「1個氫原子、1個電子」的結果是,骨架上的每個碳,把多餘的引力用來吸引靠近的電子或原子;這會造成什麼現象?

6.       從電子的角度來看,失去電子的原子,向其他原子爭奪電子,造成「p軌域的電子」在不同的碳原子之間跑來跑去,這叫共振,也稱為「非定域化作用」,白話文的意思是「電子不會固定在某個地方」;從原子的角度來看,失去氫原子的碳原子,為了填補引力的空缺,只好去爭奪鄰近的原子,結果就是讓彼此的距離變小,距離變小,萬有引力就會變大

7.       牛頓的三大運動定律,是為了解釋萬有引力所發展出的三條規則,萬有引力的解釋是否成立,必須再經過三大運動定律的檢驗。

8.       慣性定律:物體若不受外力作用,則它的運動狀態恆維持不變

9.       烯類分子的原始狀態是像「丙烯C3H6」那樣,雙鍵固定,每個電子保持在原本所屬的原子的軌域範圍 (不會在不同化學鍵之間共振),這是所有的烯類分子的慣性,也就是所有烯類分子都努力追求的平衡狀態。

10.   如果我們增加一個外力F,破壞慣性,奪走「丙烯C3H6」的1個氫原子、一個電子,製造出一個「烯丙基陽離子allyl cation」,那麼,這個外力必須反映在質量與加速度上,做出一個抵銷外力的動作,讓「烯丙基陽離子」陽離子重新取得平衡,不然分子就會瓦解。

11.   因此,電子出現了「非定域化」的運動,大幅度並且快速地在不同化學鍵間共振,而碳原子之間的距離也縮短。這符合牛頓第二運動定律和第三運動定律。

12.   運動定律(即F=ma):一個物體受外力F作用時,它的加速度a與F成正比,但是與其質量m成反比。加速度越快,力量越大;或者質量越大,力量越大。

13.   由於,「烯丙基陽離子」每個原子的質量不可能改變,能夠改變的只有加速度,所以,每個原子、電子就透過來回加速度移動,來彌補失去的電子與氫原子的引力;當二個原子加速度靠近彼此的時候,它們之間的距離也會縮短,萬有引力因此變大。

14.   作用與反作用力定律每對一個物體施一個力量,那個物體必同時產生一個反作用力,二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施力的時候,反作用力同時發生,如果施力結束,反作用力也同時消失。

15.   我們可以將「非定域化作用」,看成維持慣性的烯分子被剝奪電子與氫原子的反作用力,「烯丙基陽離子」啟動「非定域化作用」之後,共振活動不斷持續,成為「烯丙基陽離子allyl cation」的特徵,也符合慣性定律。

16.   另一方面,「共振作用」本身也符合第三運動定律。失去氫原子的碳原子,為了彌補缺空缺,去吸引鄰近的碳原子;二個碳原子彼此愈來愈靠近,原子核的正電引力同時也吸引「p軌域的電子」靠近過來。

17.   但是,太靠近的時候,二原子互相吸引的力量變成排斥的力量,就像二顆撞球互碰,然後朝反方向彈開;

18.   這個反作用力,使得中間的碳原子朝向另一個碳原子靠近,加上碳原子本來就有填補失去氫原子的需求,這就使得二個碳原子不斷以加速度彼此靠近,這個引力,又再次吸引「p軌域的電子」靠近過來;

19.   於是,碳原子之間的距離變得像彈簧一樣伸伸縮縮,電子也跑來跑去的現象,這就是「共振結構」。

20.   牛頓的萬有引力,是物質世界的基本原則,一切物理化學變化,只是原子之間的距離與質量的變化,變化的過程,依據三大運動定律法則進行;在天文學的世界是如此,物理學的世界是如此,化學的世界是如此,有機化學的世界是如此,人類的社會也是如此。

21.   任何一個分子、離子、自由基,只要有共振結構resonance structures,讓電子能在不同化學鍵之間跑來跑去:「非定域化作用delocalization」,就會超乎尋常地穩定。任何人只要拿德智體群美五育輪流訓練自己,一定會發現自己很多缺點,覺得很辛苦,但是修養與智慧的卻會穩定成長。

22.   應用牛頓的萬有引力來解釋物質世界,要注意每一次我們所討論的事物,它的時間與空間大小範圍如何,如果忽略時空因素,沒有注意到每個情況的特殊性,應套公式就會出錯。如果有機會,我希望去牛津大學或劍橋大學教書。

有機化學的基礎68(上)

1.       接下來討論,「碳陽離子」的沒有電子的「p軌域」和「碳-碳」雙鍵的互動情形。

注:雙鍵,一個化學鍵是「σ(sigma)」,這是二個原子的原子核面對面互相吸引,二原子之間的最外層電子共享,稱為共價電子;另一個化學鍵是「π(pi)鍵」,由二個原子核的平行引力(平行的p軌域),互相重疊吸引所構成,每個原子各提供1個電子在引力重疊之處游移,這種靠溢散引力互相吸引形成的化學鍵,鍵能比σ鍵弱。

2.       「碳陽離子」的「p軌域」和「π(pi)鍵」交疊就會產生共軛系統()

注:共軛,中文的意思是指二個輪子被一個軸固定,這個意思延伸到有機分子身上,是指化學鍵被加強,更加穩固二個互相吸引的原子。「碳陽離子」的「p軌域」和「π(pi)鍵」交疊,就像在原有的鋼骨結構外層再做強化結構的措施。

3.       雙鍵的「p軌域」的電子,因為緊鄰一個空的p軌域,很容易被極化而產生「共振resonance(),負電子不斷地從自己的位置,跑到共軛系統上沒有電子的原子身上,好像折返跑那樣來回移動,以「烯丙基陽離子allyl cation」為例,雙鍵、正極的位置,就在三個碳原子之間輪流移動。見圖3.19

注:共振,很像大風吹的遊戲,不過有點不一樣,這一次是人(電子)比較少,位子比較多,大家不斷地搶空位子,造成人群(電子)不斷移動。

4.       任何一個分子、離子、自由基,只要有共振結構resonance structures,讓電子能在不同化學鍵之間跑來跑去:「非定域化作用delocalization」,就會超乎尋常地穩定。

5.       以「烯丙基陽離子allyl cation」為例,正極輪流出現在二個碳原子上,而不是固定在某一個位置,這就是電子的「非定域化作用delocalization」。

6.       藉著2個電子在3個相鄰的p軌域跑來跑去,「第一級烯丙基陽離子primary allyl cation」,得以跟「第二級烴基陽離子secondary alkyl cation()表現出差不多穩定。

注:一般而言,「烴基」的化學鍵比較有彈性,穩定度高於「烯基」,而且第二級結構比較接近球體,應該比第一級結構穩定得多。

7.       共振結構的另一個例子是「苯基陽離子」,部分電子在一個「碳陽離子carboncationic」中心和一個「苯基phenyl substituent」之間移動。「苯基陽離子」的結構,「碳陽離子」的「空的p軌域」,緊鄰「芳香基」環aryl ring,這產生了穩定的共振結構,使得「苯基陽離子」跟「第三級烴基陽離子」一樣穩定。見圖3.20

8.       綜合以上所說,碳陽離子穩定度的順序:苯基陽離子benzylic~第三級烴基陽離子tertiary>烯丙基碳陽離子allylic~第二級烴基陽離子secondary>第一級烴基陽離子primary>甲基陽離子methyl

9.       共振結構,同樣也讓烯丙自由基allyl radical和苯自由基benzyl radical穩定。見圖3.21

注:自由基,指分子中有個碳原子,多得到一個電子的狀態;陽離子,指分子中有個碳原子,額外失去一個電子。

10.   在「烯丙自由基allyl radical」和「苯自由基benzyl radical」的分子世界,電子可以在自由基的不同化學鍵之間跑來跑去,產生好幾種共振結構,使得這種自由基比單純的第一級自由基還要穩定。

11.   所以,「碳-氫」解離能大小,依據自由基穩定度來看是:烯丙基自由基allylic>苯基自由基benzylic>第三級烴基自由基tertiary>第二級烴基自由基secondary>第一級烴基自由基primary>甲基自由基methyl(翻譯改寫自Mary Anne Fox, James K. Whitesell的《Organic Chemistry)

楊逵

李筱峰啟迪39

「有一位編輯問我,近來有沒有寫詩?我說有,天天再寫,不過現在是用鋤頭寫在大地上」。這是楊逵晚年的一句名言。在日本殖民統治時期,有非常多的台灣作家,以撰寫文章表達心中對日本殖民統治的不滿,在這些作家中,楊逵是最受矚目的一位。

楊逵,本名楊貴,1905年出生。童年時代的楊逵,喜歡停駐在街頭聽賣藝人說書,《三國志》、《水滸傳》都是他耳熟能詳的故事。由於從小體弱多病,一直到九歲才進入公學校讀書,還被同學笑稱為「鴉片仙」(體弱多病之意)

1915(日本大正四年),台灣發生日治時期最大規模的武裝抗日事件西來庵事件(又稱噍吧哖事件)。由於新化正好位在台南通往事件發生地玉井的途中,因此前去鎮壓的日本軍隊,經常會浩浩蕩蕩地從楊逵家門前經過,讓楊逵留下深刻印象。幾年之後,楊逵讀到一些有關西來庵事件的紀錄,才明瞭原來自己那一年的日本軍隊記憶,也是許多台灣人民對抗日本殖民統治而慘烈犧牲的記憶。這樣的記憶,造就了楊逵一生不願與統治者妥協、不肯向強權低頭,寧可採取和平、迂迴的手段,對抗強者的行動方式。

在公學校五、六年級的級任老師沼川定雄非常疼愛楊逵,不但教他代數、英文等基礎性功課,還讓他隨意閱讀家中的藏書,讓他在中學的求學過程中,可以不必擔心課業問題,又能夠徹夜讀書。雖然時常在課堂上打瞌睡,但成績依然名列前茅。

公學校畢業後,楊逵考取台南州立第二中學校,並在就讀中學期間,利用課餘遍讀東西方文學名著,不僅開拓了文學的視野,更奠定了日後從事文學寫作的思想與批判基礎。

楊逵涉獵的範圍很廣,包括夏目漱石、芥川龍之介等日本作家的作品;托爾斯泰、屠格涅夫、杜斯妥也夫斯基等十九世紀俄國作家的作品,以及英國狄更斯法國大革命前後的小說。由於這些讀物深具思想啟發與社會抗爭意義,特別是對於社會黑暗面的描寫,以及人道精神的主張,不僅開啟了楊逵世界性的文學視野,也在楊逵心中種下了日後傾向社會主義思想的種子。

1924(日本大正13),年方19歲的楊逵啟程前往日本,吸收更多的知識,此時的日本,正受到世界經濟大恐慌波及,楊逵只能到處打零工,過著有一頓沒一頓的堅苦生活。第二年,楊逵通過檢定考試,進入日本大學文學藝能科夜間部就讀,開始半工半讀的生活。

楊逵到日本時,正好趕上社會主義風潮,有機會廣讀許多共產主義及社會主義的書籍,受到社會與共產主義的薰陶。

當時的日本社會正浸淫在「大正民主」的自由空氣裡,許多在台灣根本無法取得的左翼書籍與雜誌並未受到查禁,而閱讀、研究馬克斯主義,也成了絕大多數知識份子眼中進步的象徵。在如此的時代氛圍裡,楊逵不僅加入「東京台灣青年會」,甚至還和其他留日的「進步青年」們共組了「台灣文化研究會」和「演劇研究會」等左翼團體,積極參與當地的學生運動與勞工運動。

另一方面,楊逵在留學期間接觸的多是送報伕、水泥工等中下階層民眾,因此不僅在思想上任同社會主義,也實際參與學生運動,慢慢累積社會運動經驗,經常與其他學生到處演講,宣傳資本主義的罪惡,並參加讀書會,研究馬克斯思想及社會主義。

1927(日本昭和2),楊逵因參加朝鮮人反對日本侵略的講演會,被日本警察逮捕,拘留三天。回台後的二年間,楊逵活躍於「台灣農民組合」,在中、南部四處巡迴演講,實際領導農民運動,並因此結識志同道合的女中豪傑葉陶

楊逵在日治時期總共坐牢十次,刑期合計四十五天,最長的一次是十七天。一九三四年(日本昭和9),《送報伕》全文入選東京《文學評論》第二獎,是台灣作品首度進攻日本文壇,帶給台灣文學界莫大鼓勵。《送報伕》融合了楊逵在日本當送報伕的生活經驗,以及反對殖民、反對封建的社會主義思想。整篇小說表現出資本家對農民的壓榨剝削、農民的痛苦,並且積極地提出建設性的自救方法。一直到現在,《送報伕》不僅是楊逵的代表作,同時也是研究日治時代台灣文學家所不能忽略的作品。

楊逵在《送報伕》文中,把自己描寫成一個很渺小的人物,為了生活赴日求職,在辛苦覓得派報工作後,卻被資本家所騙而血本無歸,甚至連在台灣故鄉的田產遭到侵占。於是猛然發現,原來資本家不只騙了台灣人,也騙了日本工人,而其對工人的剝削,竟是不分國籍的。所以楊逵提出了台灣與日本的工人,應該聯合起來反抗資本家剝削的主張。不過,對於一個左派的知識份子而言,不可能在離開台灣的情況下解決台灣問題,所以在《送報伕》中,主角最後就是回到台灣。

楊逵意圖戳破殖民統治者所編織的美麗謊言,企圖透過階級的鬥爭,進一步喚起殖民統治下的台灣民族意識。他認為,文學若只談民族而不談階級壓迫,就無法看出殖民統治的痕跡,而民族主義畢竟只能作為區別日本人與台灣人的工具,並無法從中得知日本人如何被歧視、剝削台灣人。

日人統治台灣以後,帶來資本主義與現代化,並為了達到現代化的目的,而大規模侵占台灣人民的土地和剝削台灣人民的勞力。當時台灣所有的資本家幾乎都由日人擔綱,而台灣人民多淪為農工階級。所以楊逵認為,如能站穩鮮明的階級立場,進一步批判資本家,當然就可以清楚的掌握民族路線,並喚起台灣人的民族自覺

楊逵也透過另一部巨著《鵝媽媽出嫁記》,揭穿日本殖民政權偽善面具下的蠻橫無理。在小說中,楊逵描寫一個日本醫院的院長,來花園買花、樹之後竟然不肯付帳,原來是因為他看上了園主小孩一隻漂亮的鵝,所以就勒索園主必須將鵝順便送上才願意付帳。此一小說內容,寫實的描繪出日本帝國的殖民本質。

1937年,楊逵在台中市五權路附近,租下一千坪的土地種花,稱為「首陽農場」,含有效法伯夷、叔齊不食周粟而歸隱山林的意味,但是楊逵並不打算像伯夷、叔齊那樣餓死在首陽山上,而是為了求生,也就是含有在亂世中不向強權低頭的生活方式。他並在報上發表《首陽園雜記》,公開表明自己的立場。當「皇民化」運動籠罩全島時,楊逵仍專心照顧首陽農園,葉陶也充當賣花婆,鮮少與外界來往。

戰爭結束這一年,楊逵四十歲,內心也有如「一元復始」的春陽,期待台灣的重生;戰爭結束這一年,楊逵四十歲,1947(民國36)二二八事件發生,楊逵因為鼓勵農村青年組隊參加「二七部隊」,與葉陶雙雙在四月時被捕,曾一度被判死刑,後倖免於難。八月被釋放後,變致力於翻譯大陸作家的作品,並以中日文對照方式,將這些作品介紹給台灣同胞

1949(民國38),楊逵目睹中國大陸上國共內戰激烈,於是寫了一篇《和平宣言》呼籲停止戰爭,提出諸如還政於民、保障集會、結社及言論自由等主張,並建議當局釋放在二二八事件中遭到逮捕的政治犯,因而觸怒國民黨當局,被判處十二年徒刑,1951(民國40)移監綠島,以進行思想改造

據當時和楊逵同樣囚繫綠島的畫家歐陽文回憶:那段日子住的是由木板釘成、空間狹窄、大家必須輪流躺著睡覺的牢房;吃的是菜色數十年如一日的糙米飯與豆芽滾爛的湯;喝的是井水,每天還必須接受諸如「總統嘉言錄」、「蘇俄在中國」、「共匪暴行」及「三民主義」等思想教育的課程。

其中較不為人知的是,楊逵在每年由新生訓導處舉辦的運動會中,一定會參加馬拉松項目,而且總會跑完全程,雖然總是跑最後一名,不過卻從來不曾中途脫隊。也就是因為擁有如此堅毅的個性,使得楊逵終能熬過長達十二年如同其所自嘲的「全世界最昂貴的稿費」的牢獄生涯

1950~1961(民國39~民國50)這十二年的服刑期間,楊逵開始學習北京話,準備重新出發;雖然身處監獄,仍不斷有作品發表,如《光復話當年》、《春天就要到了》、《春光關不住》(後改名為《壓不扁的玫瑰)等,這些作品或許是楊逵在獄中為激勵自己、鍛鍊自己的意志而寫,大部分取材自生活瑣事,表現樂觀、進取、積極的人生態度

楊逵這一生,除了努力透過文學創作去影響與他同一時代的讀者之外,也企圖啟蒙、改造思想。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楊逵不間斷的創辦刊物,希望建立其反抗策略的理論。在他的反抗理論邏輯中,文學必須呈現鮮明的階級立場,並以這個立場來批判資本家,如此就能清楚的呈現出台灣人(勞動階層)對抗(資本家)的民族路線。

有別於所謂「空想的社會主義者」,他認為一個知識份子,必須去實賤自己所相信的事情,所以,儘管經常因理念而進出牢獄,不過他從不後悔,更重要的是,他一生並沒有偏離他所堅持的立場。他的抗議色彩相當之濃厚,其實他終其一生,他的作品,從頭到尾基本上是一種抗議的精神的表現。

楊逵在1982(民國71)接受專訪時,說:「心裡的話不能講,歌功頌德的謊言我不願說,因此常不知如何下筆,我現在覺得筆比鋤頭還重,快拿不動了。」而他也曾自我揶揄說自己是「用鋤頭在大地寫詩」。 (摘錄自《快讀台灣歷史人物》《台灣百年人物誌》)

參考資料:台灣人權報告書41

2009年5月30日 星期六

生物學的歷史66(下)

徐弘毅:

1.      Carol H. McFadden, William T. Keeton:最早的光合自營菌,不會把水分子切開製造出氧氣。它們演化出各種吸收光能的色素工具(非葉綠素),並且啟動類似「循環性光磷酸化作用」的生化反應過程。

2.      由此可知,現在植物細胞的二種光合作用方式:1.電子循環路徑、2.電子非循環路徑。比較原始古老的是電子循環路徑,這也是為什麼,多數的植物都可見「循環路徑」。

3.      電子循環路徑的吸收光子的色素工具P700,一定與最早的合光自營菌的色素工具有許多類似之處。其中一個證據就是,電子循環路徑的色素釋放電子的時候,第一個接受到電子的分子是鐵硫複合物FeS都是古代地球環境很容易發現的物質,也是更古老的有機體(化學合成自營菌)的能量來源。

4.      Carol H. McFadden, William T. Keeton:有機體演化出更複雜的捕捉太陽能方式:「非循環性光磷酸化作用」和二氧化碳固定作用,30-35億年前誕生的原始藍藻細菌cyanobacteria很可能就是這方面的開山祖師。

5.      根據物競天擇的原理,有機體突然學會更有效捕捉太陽能的方法,將導致激烈的生態變化。比較無法捕捉能量的物種,成為弱勢物種甚至滅絕,比較會捕捉能量的物種或以它們為食物的物種,變成強勢物種,開始大量繁衍後代。

6.      如果30-35億年前誕生的原始藍藻細菌是當時的優勢物種,那麼,被它取代的優勢物種是誰?

7.      演化的原則是愈來愈趨複雜。因為藍綠藻是原核細胞,沒有細胞核的核膜,所以它不可能取代演化得更複雜、有核膜的真核細胞(許多細菌和動物、人類、植物的細胞都是真核細胞),它取代的一定是結構比它更簡單的有機體,那就是病毒

8.      所謂的「取代」,也不是完全滅絕原本的物種,因為暫居劣勢的物種也會演化來適應環境生存下去,至今地球上仍然到處都是病毒,許多病毒感染高等生物的基因之後又變種,成為適者生存的物種,其中有些甚至可以讓高等生物致命,像H1N1新型流感病毒就是如此。

9.      Carol H. McFadden, William T. Keeton:早期有機體的新陳代謝,因為環境缺氧,所以用糖解glycolysis與發酵反應fermentation(),取得能量。後來才演變成「有氧呼吸aerobic respiration」的生化反應途徑。

注:糖解作用:醣類在缺氧的情況下、分解成酸;發酵作用:酸轉變成二氧化碳與酒精。乳酸和酒精就是這類無氧呼吸的產物。

10.  這個演化史與現代細胞的呼吸作用階段順序相當,顯示現在高等動植物的細胞,是地球上長期物競天擇之後的最適物種,證明演化具有連續性。

11.  以動物細胞製造能量的粒腺體來說明。粒腺體的呼吸作用第一步是糖解作用,糖解作用會製造出2可儲存能量的「三磷酸腺核苷ATP」,如果缺氧,丙酮酸就會轉變成乳酸或乙醇,這就是發酵作用

12.  有氧的情況下,丙酮酸會進入細胞的「粒線體」,進行呼吸作用的第二、第三、第四步,產生32ATP。從ATP的數目可以看出來,有氧呼吸所吸取的能量,遠高於糖解作用或發酵作用。

13.  能量多,細胞才能夠做各種分化與活動,一般認為到了54千萬年前左右,「氧」在大氣的累積量達到現在的21%。因此,地球的生物應該是從54千萬年前開始大量演化成各種生物,這大約是地球的寒武紀Cambrian時期,化石顯示這個時期地球上突然出現了許多生命,不久之後出現魚類與藻類。

14.  不管異營細胞演化出多細膩的生化反應路徑,不管它們多會利用生活環境中的有機化合物,如果沒有演化出自營生物,所有的生物都會死光。原因不只是,那些營養會在被合成之前使用殆盡,有機體自己也會改變自然環境,使得自然環境無機合成有機化合物的速度愈來愈慢。

15.  只有消耗,沒有生產,生態不可能平衡。經濟學的原理也是如此,一個社會要供需平衡,除了刺激消費,必須提高人力素質擴大教育投資,增加各級學校體育、藝術師資與課程,加強環境保護,發展有機農業與環保健康的製造業。光刺激需求,而沒有擴大教育投資,這個國家一定會完蛋。

16.  細胞,接受一切競爭挑戰,不斷地演化;人類,也應該不斷接受挑戰,克服自己的弱點,訓練自己獨立自主。

17.  有機體,從倚賴環境合成好的氧份生活,到自己可以從環境合成氧份,再演化成會行光合作用,再演化成會利用氧與光合作用有機體加工產生更多能量。

18.  人類,從享受別人奮鬥的民主、經濟、文化果實,要再進一步去學習一技之長,養活自己,然後,還要再挑戰自己在德、智、體、群、美各方面的界線,主動學習,讓自己獨立自主,不斷進化。

19.  人類,還要學習經典、實踐經典,面對面地和歷史上的大師挑戰,比較自己跟大師的差異,用大師的眼光重新觀察自己,模仿大師的風範,學習大師的思考邏輯,花數十年甚至一輩子的時間,修正自己的習慣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