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弘毅:
1. 我們可以把構象異構物之間的轉換,想成一個化學反應,A構象變成B構象,或是B構象變成A構象。
2. 一個平衡的化學反應,就是二種化合物持續互相轉換,最後達成平衡,反應物維持一定濃度,不增不減,產物維持一定濃度,不增不減。
3. 二種化合物互相轉換的時候,每一種化學反應的轉換的速度,而速度差距來自於自由能變化。什麼是自由能?
4. 自然界中的分子,並不是靜止不動的,而是不斷活動的,組成分子的原子會自轉、振動等等,化學鍵會伸縮、擺動,這些活動引起化學鍵的旋轉,造成構象異構物自發性地轉換。
5. 不同構象異構物之間的轉換,需要跨越一定的能量差距(包括活化能),這個能量差距,就是自由能。自由能屬於分子本身的能量,不是從外在環境添加進去的能量。
6. 每一種構象轉換需要的自由能不一樣;假如一個分子比較有能力提供從「A變成B」的自由能,那麼,化學平衡的結果,B的濃度比較高。
7. 有一種表達化學平衡狀態的方式,是平衡常數;平衡常數,就是化學反應平衡狀態下,「產物的濃度」與「反應物的濃度」的比值。
8. 平衡常數,可說明化學變化取得平衡後,1.反應物與產物的濃度與比例,2.二種構象異構物的自由能變化的比值,3.正向反應與逆向反應速度的比值。
9. 自由能變化,是平衡常數和溫度交互作用的結果;也就是說,一個分子產生自發性反應時,它的自由能變化是多少,可以從這個分子,在某個溫度條件(熱能)催促下,進入什麼樣的化學平衡狀態,推測出來。
10. 根據以上描述,自由能變化的公式:ΔG°= –RT lnK 標準自由能變化= –常數× 溫度×平衡常數的自然對數。
11. 從標準自由能的變化,和平衡常數的自然對數,的比例關係,可以知道,標準自由能些微的變化,會導致平衡常數很大的變化。
12. 意思就是,A構象轉換成B構象,需要跨越的能量屏障,只要稍微比B轉換成A,少一點點,結果平衡狀態的混合物,B的濃度比例,就會遠遠地大過A化合物。
13. 自由能,除了從化學平衡的角度來看,也可以從燃燒的角度來看。
14. 如果我們把一個分子燃燒掉,測量它的熱含量變化,再減掉外在環境的干擾因素,亂度和溫度交互作用,就可以得到它的自由能。公式:ΔG°=ΔH°–TΔS° 標準自由能變化=是標準熱含量–溫度×標準亂度變化
15. 因為亂度、溫度的數值很小,所以,我們可以先忽略它們,把一個分子的自由能,想成它的熱含量變化(這不是事實,只是為了推論方便,先這樣假設)。
16. 那麼,我們就可以說,一個分子在化學反應中的自由能變化,就是它的熱含量變化:ΔH°= –RT lnK 標準熱含量變化= –常數× 溫度×平衡常數的自然對數。
17. 等式對調,就可以看出到底是什麼因素影響化學平衡,結果是熱含量變化和溫度之間的關係:lnK =ΔH°/ –RT
18. 把這個等式放到構象異構物來解釋就是,不同異構物彼此轉換耗費的熱含量,除掉外在溫度與某些物理因素(常數R)的影響,就是化學平衡的自然對數。
19. 從定義上來看,不同異構物彼此轉換耗費的「熱含量」,除掉外在溫度與某些物理因素干擾,那就是分子本身的「自由能變化」。
20. 所以,公式 K= e -ΔH°/RT 平衡常數= 自然對數 負的 標準熱含量變化/常數×溫度,其實就是拿「自由能變化」,作為「自然對數」的次方。
21. K= e -ΔH°/RT,的意思就是:平衡常數,是「自然對數」的「自由能變化」次方。
22. 特別注意,熱含量變化,來自於燃燒化學反應前後的分子,比較分子釋放的能量;自由能變化,是一個分子自己活動,提供的能量。
23. 所以,依據表table 5.2,在25°C的條件下,如果構象異構物A轉換成B,完全沒有能量屏障,熱含量變化ΔH°=0,那麼,達成化學平衡時,這二種構象異構物的比例是50%:50%。
24. 如果構象異構物A轉換成B,需要跨越能量屏障0.65kcal/mole,那麼,達成化學平衡時,「比較穩定的異構物」與「比較不穩定的異構物」,比例是75%:25%。
25. 如果構象異構物A轉換成B,需要跨越能量屏障1.3kcal/mole,那麼,達成化學平衡時,「比較穩定的異構物」與「比較不穩定的異構物」,比例是90%:10%。
26. 丁烷gauche和anti構象異構物的能量差0.9 kcal/mole;依據table5.2的表,從能量的角度來看,gauche構象:anti構象比例大約是4:1。
27. 但是,因為gauche異構物有2種組合,anti異構物只有1種,把排列組合機率的因素考慮進去,gauche構象:anti構象的比例大約是2:1。
28. 如果再把其他構象因素算進去調整,那麼,達到平衡的丁烷混合物,組成比例是,66%的anti構象異構物,和34%的gauche構象異構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