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6日 星期四

從認識我們的土地開始

【黃鑑水 中國時報2009.08.05摘要】生態之旅,應從認識我們的土地開始。自然生態體系包括土地、大氣、動物、植物以及各種內、外地質營力綜合作用的結果,保護環境維護自然生態平衡,使這塊土地能永續適合我們居住,是我們終極追求的目標。

台灣島,突立於亞洲大陸東南方大陸棚邊緣,為西太平洋大陸邊緣花采列島的一段,也是環太平洋火山及地震帶中的一環。目前因東南方菲律賓海板塊,每年約以七公分速度,向西北方的歐亞大陸板塊擠壓靠近,致使台灣島陸地不斷地隆起與變形,產生山高、坡陡、谷深的山地地形特徵,並伴隨有頻繁的地震,強烈地表風化侵蝕作用盛行,因此山崩、落石、土石流現象隨之而至。

台灣近期的造山運動地殼變動,是約從五百萬年前開始的,至今仍持續未輟,這種活生生的地殼變動演化,都刻印記錄在岩層及地形特徵上,以致形成許多世界級的地質觀光旅遊資源,世界各國很多著名學者專家都慕名前來探查研究台灣的地質寶庫,台灣之為寶島實非浪得虛名。

就因為台灣具備此種豐富多樣的地質變化,因而孕育許多著名地質旅遊資源。花東縱谷不但風景秀麗,地形特殊,更是現生的活動板塊邊界,在這裡可輕而易舉觀察到,大地正在擠壓造成岩層逐步破裂的新鮮面。太魯閣峽谷及清水斷崖深切達四千公尺以上的地殼岩層裂縫,代表陸地快速大量隆昇及快速侵蝕的結果。

海岸山脈南端利吉月世界,泥岩中夾雜許多海洋地殼才有的外來岩塊,為板塊擠壓演變,滄海桑田的鮮活證據。野柳奇岩怪石,除先天的沉積岩層特性之外,地殼變動大地應力作用,及海岸潮汐的作用,也扮演了鬼斧神工的推手。

台灣西南部山麓丘陵,孕育的月世界惡地形景觀,數百萬年前還是在半深海的海底沉積。著名火炎山及九九峰地景岩層是由礫岩組成,大地應力造成的節理切割及後來侵蝕作用,是造成特殊柱峰景觀的基本原因,礫岩的沉積也透露出台灣造山運動的高峰期。

草嶺及九份二山大山崩,讓大家見證大地巨大摧毀力量,有其發生的基本地質原因。岩漿活動及火山爆發,形成了大屯火山區火山地貌及地熱溫泉資源,另外在東北角,也形成了東南亞最大的金瓜石及九份金礦山。

隨著生活水準提昇,走馬看花的時代逐漸結束,朝向生態旅遊方向發展是正確的。從認識土地開始,將生態性、知識性、美學性及教育性元素加入,未來生態旅遊將更深度與廣度內涵。(作者為中華民國應用地質技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著有《台灣地質旅遊》一書)

保護濕地,建立彌補機制 【摘要8.6.2009邱文彥 蘋果】「濕地」包括各種自然或人為的沼澤和水域,被公認為是地球上生產力最豐富且最重要的生態系統,也是水源涵養、固碳調洪和民生經濟的重要支柱。聯合國「國際重要濕地公約(拉姆薩公約)」已有159個國家簽署,總計公告了1847個國際級重要濕地,受保護面積達到18100萬公頃。

美國首開風氣之先,由卡特總統簽署了白宮濕地保育政策,並以「淨水法」為依據,工兵署把關,魚類及野生動物署為輔,但由環保署主其政策和最終准駁,清楚地建構,由政策到行政的架構。韓國不但制訂了《濕地保育法》,劃定11處、總面積超過8000公頃之國際重要濕地,去年更舉辦了拉姆薩公約第10屆締約國大會,均為值得參考案例。

台灣草擬中的「濕地法」,語意不明,應改為「濕地『保育』法」,並確立其願景、目標和基本政策。例如,聯合國將拉姆薩公約與「生物多樣性公約」密切連結,顯示生物多樣性當為濕地保育主旨,我國立法自應參考。

另鑑於濕地快速毀損,美加等國宣示了濕地「零淨損失政策」,亦即毀損濕地者,應覓地造回至少等面積以上之人工濕地,以維繫濕地的總量不變。此時開發者勢必審酌開發之必要,因而促成濕地「零損失」目標的達成,以及人工濕地技術的發展。

美國又發展出「彌補銀行」的制度,讓開發者以寄存或購買「信用」方式,在同一流域或區域內進行濕地保存、改善、復育和新造,彌補開發所造成的生態衝擊,同時開創較具規模的濕地。好比國內建築法規要求附設停車空間,但基地過小無法設置時,則以抵繳代金方式存入銀行,將來集資易地而設。

這種制度可以避免開發者創造過小人工濕地,反而達不到原有的生態功能。國內所提的「濕地銀行」似非此一機制,反而類似募集捐款籌設「基金」來購買與保育濕地的概念,比較接近於英國的「信託基金」或「保育基金」。因此,我國濕地保護應採何種彌補機制,有必要再為研酌。

聯合國對於濕地之保護,非在限制禁止其發展利用,而強調「明智利用」。未來推動濕地保護,民眾的溝通教育十分重要,任何保護區的劃設如果沒有民眾的支持,勢必事倍功半。尤其,很多濕地屬於私人所有,如何鼓勵民間參與濕地保育,廣建濕地自然中心,應該有具體的辦法。上述濕地保育之機制,在當前立法和組織改造之際,允宜盡速釐清與納入。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副署長、台灣濕地保護聯盟前理事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