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21日 星期五

有機化學的基礎108 核磁共振光譜在醫療上的應用

 

1.       核磁共振光譜儀NMR spectroscopy,不僅可用來鑑定純化合物,也可用來偵測,固體樣品和充水材質中,各種的活磁性的原子核(magnetically active nuclei)差異

2.       大型核磁共振儀,可應用在醫療生物研究上;不論是植物或動物這類東西、或整個人類身體,都可以被放進儀器磁場裡進行分析。

3.       195頁,圖4.22的這種「核磁共振光譜儀」會產生「質子光譜」,透過「核磁共振光譜儀」,我們能夠描繪出「充滿液體的器官」和其他任何「想了解的組織」的(三度空間)立體圖。

4.       正常體液和器官組織以外的東西,就是生理異物,像是癌細胞。第186頁,圖4.23是人類大腦的立體圖,質子光譜最大的貢獻在解析人體橫剖面。

5.       人造的東西,也可以用核磁共振光譜儀找出它的弱點或缺陷。圖4.24是「聚苯乙烯polystyrene管」的「光學攝影」影像,以及用立體的「核磁共振NMR」顯示的橫剖面圖。

6.       「核磁共振光譜NMR」拍攝出來的剖面圖,被醫療人員稱為「無侵入性攝影noninvasive image,被材料科學家稱為「無破壞性測試 nondestructive testing

7.       核磁共振光譜技術,比X光攝影更敏銳(也更昂貴),而且不會毀壞組織。醫生通常用磁共振影像maganetic resonance inaging(MRI),來區分這個技術與X光影像是不同的。

8.       去掉「核」這個字,是為了避免嚇到大眾,害他們聯想到不正確的詞,像是核融合或核分裂。 (翻譯改寫自Mary Anne Fox, James K. Whitesell的《Organic Chemistry)

注:圖表,可翻閱google提供的有限度瀏覽Mary Anne Fox, James K. Whitesell《有機化學Organic Chemistry

徐弘毅:

1.       任何人,對於不了解的事物,就會開始迷信、怪力亂神。不了解核磁共振儀器道理的人,一聽到「核」這個字,就會想起核子彈、核子爆炸、核汙染。

2.       實際上,核磁共振光譜儀,與核子彈毫無關係。它是用外加電磁波,刺激分子裡頭的,一個帶有核磁性的原子核自轉,反射出來的電磁波;這個做法,既不會改變原子的性質,也不會改變分子的結構,所以稱為「無侵入性攝影」,或「無破壞性測試」。

3.       但是,為了避免誤解,醫院裡的儀器,不講核磁共振,而說「磁共振影像maganetic resonance inaging(MRI)」,這是為了減少口語傳播上的誤解。傳述,確實是一件困難的事情,因此,在數千年前,孔子就與學生認真討論一個問題:我們作社會觀察家,在傳述社會事件的時候,怎樣子才不會淪於怪力亂神?

4.       論語‧述而孔大師說:我們許多同行、同業的人在一起工作,一定有可以學習的地方,我們選擇專業度高的部分來跟著做,不夠專業完美的部分就改正。

5.      特別是一個作社會觀察工作的人,對每一個人的專長與缺點一定要透徹地了解,自己對自己能力上的長處、短處也要深刻地了解並且要時常地自我糾正。

6.      孔大師說:上天讓我具備專業能力,這樣就不怕任何的對手競爭挑戰。孔大師舉一個例子說明。桓魋,曾經想要謀殺孔大師,孔大師因為武藝高強,所以就不怕對手。

7.      孔大師說:各位,你們認為我講學,會保留秘密不傳給你們嗎?我絕對沒有任何的隱瞞,這就是我的本色。

8.      孔大師個人的言行舉止,就是大家的教材,他也是大家的同學,他隨時隨地二十四小時都在教學。現代的老師或領導人,很難要求以身作則,以身教來教導周遭的人,而是靠身邊的人幫他美容化妝。

9.      如何在日常生活當中向孔大師學習呢?應該注意什麼呢?自我要求什麼呢?孔大師說:你們觀察社會每個人要注意四點:第一、他的文化素養。第二、他的執行力。第三、他的敬業態度。第四、他的誠信問題。

10. 這當然包括觀察自己。除此以外,我們觀察社會上的名人還應該注意什麼?

11. 孔大師說:聖人,我沒有見過,我能夠見到優秀的領導人就很不錯了。完美的人我也沒見過,能夠見到有恆心毅力的人就很不錯了。

12. 社會上有許多人金玉其外,敗絮其中,肚子是草包,裝得很有學問,還很自滿、自大;很多人應該要節約生活,卻常常打腫臉充胖子,硬要充面子。以上這些人一定都是沒有恆心求學問的人。

13.   我們如果發覺有人被過度地神聖化,或者我們個人也過度地崇拜某個人,這都是表示眼光有問題,需要非常地謹慎。

14.   絕大多數的知名人物,都是草包,知名人物忙著做秀、化妝、美容,享受大眾掌聲,誰有時間安靜坐下來念書?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絕大部分的政治人物其實學問都比高中生不如,如果他們參加大學聯考,沒有一個人考得上,他們早就忘光光了。不信叫曾文惠去考考看基測。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