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1.2.2009姜皇池 蘋果】《美國牛肉輸台議定書》最令人驚駭莫名者,至少有二:第一、全牛開放,包括腦、脊柱、內臟、絞肉等風險最高物質(第18項);第二、放棄在第一時間保護國人之權利?在《議定書》下,別說發生一例,縱使發生100例,且可證明是美牛引起,台灣仍「無權利」禁止美牛進口,一切端視美國善意,交由國際組織決定。
如此《議定書》是否一定要執行?政府認定:「約已簽、無法毀。」所有官員口徑一致:重啟談判,將嚴重損害國際信譽。一般而言,條約簽署後應經國內批准程序,之所以特別強調批准,有其內外因素。對外而言,條約簽署後,批准生效前,本國政府於此期間,可再思考其利弊得失。
對內而言,因民主政治落實,國民主權意識高揚,必須經過批准,不僅可使國會得監督行政機關之締約權,亦使國會藉此機制參與對外事務,間接使人民參與外交事務,符合民主要求;另外,國會考慮是否同意條約時,可仔細思慮條約內容,審查條約是否危害國民權益,考量人民普遍之反應,若是大部分人民反對,仍有拒絕條約生效之緩衝餘地。
然又因國際事務眾多,是以並非所有國際協定,均須再交由國會議決程序,眾多技術性協定,通常直接賦予政府專責部門權限,無庸再經批准程序。然在國際實踐上,此種無庸經過批准程序之簽署,通常僅發生在例行性,或政治爭議性甚小之條約。
事實上,簽署後不必然均須批准,以美國為例,一次大戰後,美國積極參與合約會談,1919年正式簽署《凡爾賽和約》,然美參議院拒絕同意,美國即未參與國聯;當代針對核武問題,美國柯林頓總統簽署《全面禁止核子試驗條約》,然美國至今仍拒絕批准該條約。
學者研究指出:從1776年至1976年,約有400項條約,美國曾經簽署,但卻未批准。當然從簽署到批准階段,因須經過國會同意,以致無法批准執行,美國並無違反國際義務。
然簽署既是鄭重行為,與美國相比較,則自1949年以來,60年間台灣所簽署且生效後之對外文件,拒不執行者,尚未聽聞。若僅因此單一個案,國際社會即指摘台灣不守信義,我國將不容於國際社會,將言過其實。
縱使認定我國在國際法上毫無辯護可能,則根據2001年聯合國所通過《國家對國際不法行為的責任條款公約》,我國應負補償責任與抵償責任。因違反《議定書》,根據聯合國公約,我國必須賠償美國:「經濟上可以評估的任何損害,包括可以確定的利潤損失」(第36條)。
關於抵償則需:「承認不法行為、表示遺憾、正式道歉或任何一種合適的方式」中選擇其一,甚至全部接受(第37條第2款)。至於懼怕美國報復,則該聯合國條款同樣規定:「抵償不應與損失不成比率,而且不得採取羞辱責任國的方式」(第37條第3款)。
至少就國際法而言,若決定承擔上述國際責任,則當然可毀約,此則端視政府決心之有無。 【作者為台灣大學法律系教授、英國倫敦大學瑪莉皇后學院國際法博士】
參考資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