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演化出真核細胞這件事是演化史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因為真核細胞具有發展基因多樣性的潛力,它開啟了大大小小的真核細胞家族:原生生物界protists、植物界、動物界、真菌界fungi。因為真核細胞誕生了,有性生殖才變得可能。
2. 雖然有些原始的細菌(沒有核膜的原核細胞)是有性生殖,但是大部分是無性生殖,用均勻分裂成二個子細胞的方式繁殖。這種有機體,要出現多樣物種只能靠突變。
3. 然而,真核細胞是有性生殖,先減數分裂製造精卵細胞、再受精,因此基因多樣性增加,這也使得物種面對天擇存活機率增加。(翻譯改寫Carol H. McFadden, William T. Keeton的《Biology-An Exploration of Life生物學》)
徐弘毅:
1. 教科書認為,粒線體和葉綠體是寄生在一個真核細胞裡面,這是依據「小隻依賴大隻」的想法推論,不是依據達爾文的演化論。
2. 依據天擇理論,粒線體和葉綠體能夠行有氧呼吸,具有徹底分解、捕捉有機化合物能量的能力,它們應該是地球出現氧之後新演化的物種;
3. 而大細胞只能在細胞質行無氧呼吸,稍微分解有機化合物,捕捉其中很些微比例的能量,它們應該是在氧出現之前的早期物種;
4. 早期海洋到處都是有機化合物,到處都是紫外線、熱能,不需要吸取太多能量,那時的有機體,只要有各種酵素分解,將逐漸減少的有機化合物就可以了。
5. 如果小隻的粒腺體和葉綠體是優勢物種,那麼,應該是大細胞寄生在小細胞身上。
6. 教科書認為,是先誕生真核細胞,葉綠體或粒線體再入侵真核細胞寄生。
7. 如果這個假設成立,真核細胞最早誕生的胞器「核膜」,一定有「大量合成ATP(可提供能量的小生物電池)」的功能遺跡,因為有機體必須先在製造能量的能力上產生變革,才有辦法演化出新的器官;但是如果它有這個能力,就不需要跟粒線體或葉綠體共生了。
8. 目前看起來,核膜上核醣體主要功能是合成蛋白質,其中有許多是酵素,這應該是為了分解無氧環境中的有機化合物而產生,這些酵素只能產生非常稀少的「ATP」。
9. 粒線體,不但被認為本來有能力自行合成蛋白質,還確實有能力可完全分解有機化合物,製造出大量「ATP」,而葉綠體更能夠捕捉陽光來合成「ATP」。
10. 所以,應該是某些原核細胞,因為為了取得更多的「ATP」能量,而寄生在新演化的物種身上;
11. 由於這種合作對大原核細胞有利,因此,它們再製造蛋白質,包裹粒線體或葉綠體,並且再製造出細胞膜,包覆所有的胞器,包括自己的細胞核、核膜、高基氏體、粒線體/葉綠體等等,這樣就成為真核細胞;也就是說,細胞核的裡面的核膜,本來是原核細胞裸露在外面的細胞膜。
12. 這種互利共生的分工愈來愈細,最後變成粒線體或葉綠體全力製造「ATP」,提供能量;大原核細胞全力合成蛋白質、提供保護、因應外在變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