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1日 星期一

生物學的歷史67(下)

1.      內共生學說endosymbiont hypothesis(Lynn Margulis提出)

1.       在葉綠體與粒腺體裡面,用來合成DNARNA和蛋白質的酵素,品質上很像原核細胞的酵素,完全不像真核植物細胞的酵素。

2.       不像真核細胞的細胞核DNA,纏繞在核小體(nucleosomes)上,葉綠體和粒腺體的DNA幾乎全裸、無包裹,就像原核細胞的DNA那樣。

3.       葉綠體和粒腺體單一染色體,經常是環型的,就像細菌的染色體。

4.       葉綠體和粒腺體的核醣體,大小就像原核細胞的核醣體;跟真核細胞在細胞質的核醣體相比,葉綠體和粒腺體的核醣體比較小。

5.       葉綠體和粒腺體的基因表現,跟原核細胞很相似;它們都是使用同樣的基因控制序列,基因都沒有內插子introns(用來修整、擷取基因),而內插子是真核細胞的基因特徵。

2.      簡而言之,有龐大的性狀特徵可證明,葉綠體粒腺體這二個器官,是來自於原核細胞祖先

3.      如果葉綠體和粒腺體確實是在細胞內共生,那麼,這個共生一定是互利的。

4.      寄生原核細胞(葉綠體或粒腺體),讓厭氧的宿主變得比較能接受氧氣,因為寄生的原核細胞會利用氧氣進行有氧呼吸;如果有葉綠體存在,它們還會利用光能來合成有機化合物。

5.      另一方面,宿主提供一個比較穩定、有保護的環境,給比較小的有機體(葉綠體或粒腺體),並且展現其他對它們(葉綠體或粒腺體)有利的功能,例如合成蛋白質。

6.      這種互利共生最後演化成永遠的夥伴關係,構成真核細胞eucaryotic cell(翻譯改寫Carol H. McFadden, William T. Keeton的《Biology-An Exploration of Life生物學》)

徐弘毅:

1.       35億年前,某些細菌選擇聚集在一起,某些細菌各自飄散在海洋中;聚集在一起的細菌會分泌一些黏性物質,來捕捉流經它們的各種物質,作為食物,這就是「細菌墊」。

2.       「細菌墊」是一種共生的形式,這種共生一定是互利的,所以會持續很久,直到變成「疊層石」。

3.       共生當中也會有資源競爭,例如沉澱物堆積會把某些細菌埋在下頭,而無法取得氧份,這時所有的細菌都必須競相往層疊石的表層移動,移動能力較強或者能夠把下一代繁殖在表層的這種細菌,會成為強勢物種。

4.       聚集在一起的各種細菌,如果發生食物不足,彼此就會激烈競爭,這時就會發生互相吞吃的現象,這就可能引發宿主寄生關係。

5.       35億年前到17億年前,地球上只有原核細胞,古細菌、細菌和藍藻細菌,這些細菌在長達18億年的期間,彼此不斷競爭資源,互相吞吃的結果,出現真核細胞:一個大細胞宿主,內含一個小寄生的原核細胞。

6.       寄生的葉綠體和粒腺體是可以自己複製自己的生物,這是獨立自主的細胞,能夠繁衍自己的後代,跟它們的宿主能力相當,也因為能力相當,所以競爭的結果不相上下,沒有一方能完全消滅另一方,只好共存

7.       從各方面來看,被視為宿主的真核細胞,除了提供保護之外,沒有任何條件可以適應在有氧的環境中生活,反倒是粒腺體葉綠素較能夠適應有氧的環境;

8.       所以,寄生的粒腺體葉綠素這種原核細胞,應該是在地球出現氧以後才演化出來物種,而宿主真核細胞應該是在地球早期無氧的時候就已經存在的物種。

9.       所以,宿主真核細胞的「核」,應該可以看成是一個獨立的「原核細胞」,這個大原核細胞在地球環境改變後,必須跟「粒腺體」或「葉綠體」這種原核細胞聚集在一起,才能活下去,大原核細胞分泌黏液捕捉「粒腺體」或「葉綠體」,並且再進化合成可隔絕外在環境的細胞膜,避免被其他有機體搶奪,這種共生模式,最後就變成現今我們所見的真核細胞。

10.   這種模式可以從早期「細菌墊」得到啟發,細菌墊的組成包括各種的細菌和藍藻細菌,為了攔截物質,它們會分泌黏液。

11.   當地球的大氣組成改變成到處都是氧氣時,某些細菌演化成有氧呼吸,但是某些細菌仍舊只會無氧呼吸,這時,為了保障自己的生存權,只會無氧呼吸的細菌就會用黏液捕捉能夠有氧呼吸的細菌,分享它的化合物。

12.   如果仔細觀察古細菌墊裡,藍藻和其他細菌彼此的關係,或許可以解開原核細胞演化成真核細胞的奧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