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10日 星期五

如何養育快樂的小孩

哈佛名師23

卡岡:歷史上沒有一個文化認為,子女長大後變好變壞,父母要負最大的責任的。小孩長大後會成為什麼樣的人,是由他們自己品行造成的。我不是說父母對子女全無影響,我只是說,影響要比他們所以為的少得多。

離婚,這種家庭結構的改變,會不會反映在人們教養子女的方式上?我們很難斷言離婚是許多事情的根本原因,因為與離婚並存的,還有其他現象,像藥物和暴力氾濫等。

如果一個小孩,是班上唯一父母離異的小孩,當然會感受到很大的壓力和焦慮,但如果班上有很多同學也是如此的話,情形就會有所不同,因為他不會覺得自己是異類。父母與小孩相處時間的多寡,對小孩來說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小孩的認知

認知不協調原理(cognitive dissonance),現代父母重視小孩,特別希望他們成材,問題是,有些父母對待子女就像對待新車或新買的滑雪板一樣,關懷和注意過了頭,就帶來一些不太好的後果。(心裡想理性地教育子女,實際上行為失控)

大自然,事先為小孩準備了為數龐大的神經突觸,就好比你跟朋友旅行,他事先沒有告知要帶你去哪裡,所以你只好把四季的衣服統統帶齊,等你到了目的地,發現那是熱帶地區的時候,就把冬天的衣服扔光,腦部的情形也是如此。

小孩子在某方面太發達的話,另一些方面就會萎縮,例如眼睛用太多,耳朵用太少,就會造成視覺發達而聽覺萎縮。人的左右兩個大腦半球都同時兼具語言與非語言的職能。左半球的語言功能比較強,右半球肢體活動、音樂和藝術功能比較強。以愛因斯坦為例,他雖然有很強的思考力,但學習外語的時候卻倍感困難

一般來說,長子比較有責任感,成績較佳,考上較好的大學,從事的都是一些建制內的職業法界、醫界、商界方面的職業。非長子從事的,通常是一些建制外的職業,此外,他們的叛逆性也比較強。許多差別,是由成就動機的強弱造成的。在哈佛的學生中,長子就比非長子多。從事醫生、律師等體面職業的,長子比非長子多。

假如你兩歲大,而你有一個五歲的哥哥。他常常欺負你,你自然就會覺得,這個世界,是個不盡公平的世界,你會以更現實的態度看世界,也較不易於把權威理想化。你對離經叛道的東西,覺得更容易接受一點。換言之,非長子較願意接受離經叛道的東西。

我們從歷史學來的一件事情就是,子女不喜歡走父母走過的老路。今天,美國南方思想最開明的青年,父母都是死硬派;小孩子都有一個藏在心底的想法,那就是他們不要做父母的複本

從生物學的角度來看,不管是哪一個文化的男孩,都顯得比女孩更主動、更喜歡粗野的遊戲,而且也較不容易焦慮。我們也比五十年前更確定,精神分裂症是有遺傳性的

有三條教養小孩的簡單守則。第一、要讓子女知道你在乎他們。第二、教養子女,不要太依賴獎懲的手段。洛克說得好:「如果你希望子女成為什麼樣的人,就在日常言行中以身作則。」教養子女最後一個守則是,前後一貫

(哲羅姆‧卡岡Jerome Kagan 斯塔屈心理學講座教授,教育學院成員,菲巴特卡帕學會員的旅遊學者。著作包括《不牢靠的觀念》哈佛大學出版社。從事研究工作長達三十年的卡岡教授,發現人的害羞性格是遺傳基礎的,他甚至可以從四個月大的幼兒身上,測試出其是否有害羞的性向。)摘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