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16日 星期四

吳三連 (上)

 

李筱峰啟迪41



1899(日本明治32),吳三連出生於今天的台南縣學甲鎮。父親是一位木匠,在灣割讓給日本時,曾經參加嘉義八掌溪畔的抗日戰鬥,後來還因此染上重病,所幸為牧師所救,吳家也從此受洗成為基督徒。


吳三連小時候,台灣仍是一個落後的農業社會,一家老小必須從早到晚從是勞力工作,才能求得三餐溫飽。正因為吳三連有這樣窮苦的童年記憶,所以長大後才會特別關心社會窮苦人家的境遇,與人民的尊嚴


1919(日本大正8)板橋林家提供的獎學金資助下,前往日本東京的一橋商科大學,修讀經濟學學位。


在日本留學的吳三連,可以接觸到一些以前在台灣所無法得知的新思想。當時世界的潮流正提倡「民族自決」,身為殖民地人民的吳三連,回想日本政府對台灣人的不公平待遇,心中就忿忿不平,因而激發出為台灣的平等、自由努力的民族意識,投入抗日的社會運動中。


他首先在東京台灣留學生居住的「高砂寮」中,認識許多與他有相同理念的抗日學生,例如蔡培火、黃朝琴、葉榮鐘、王敏川與羅萬俥等這些學生後來也都成為抗日的民主鬥士他們共同組成「東京台灣青年會」、「啟發會」、「新民會」等團體,為提升台灣人的地位而打拼。


大學時代的吳三連,就因為在台灣總督府官員前,辱罵日本政府對台灣人不平等待遇的「罷食事件」,顯露出勇敢又堅決的民族意識。後來他又參加了由廢除「六三法」所衍生出的「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可說是抗日運動中最重要的一個,總共發動了十五次請願,明白將台灣民眾所要求的政治自治、社會平等、本土文化生根的意願表現出來,而且得到國內外許多人的贊助;雖然期間曾經有許多人,被日本政府逮捕,但他們始終不改其志。


大學畢業之後,吳三連在大阪每日新聞報社當記者。在這七年的記者生涯期間,他學習到紀律嚴明、客觀公正的工作態度,以及養成不亂批評的性格。


1932(日本昭和7),台灣民族運動的機關報《台灣民報》,從日本轉回台灣以日報的形式發行,並改名為《台灣新民報》。在林獻堂等抗日同志的盛情邀請和使命感驅使下,吳三連也整裝回到台灣,負起網羅人才、業務營運、技術轉移與新聞撰寫、編輯的繁重工作。415日,報紙順利出刊,成為島內唯一為台灣人民說話和維護權利的報紙。


對於《台灣新民報》,台灣總督府採取了言論壓制的手段,要求報社必須在發報前一天將新聞稿,送到總督府檢查,不符合總督府或日本法律者,就會被要求刪除,而《台灣新民報》通常都以留下「挖版」的烏黑記號,來表示對殖民政權壓制新聞自由的無言控訴。


吳三連除了主導反對廢止漢文運動之外,更與日本總督府對抗,主導反對「台灣米穀移出管理法案」的運動。1936年,台灣總督府為了限制台米輸出日本與抑制台米價格,擬定「台灣米穀移出管理法案」,當時台灣農民生產的蓬萊米,都必須被送到產米不足的日本,而台灣總督府總是根據此法,用成本價向台灣農民收購稻米,卻用好幾倍的價錢在日本賣出。


尤其是1937(日本昭和12)中日戰爭開打之後,台灣稻米種植所需要的肥料漲價、人力缺少,農民根本是血本無歸,生活無以為繼。台灣總督府壓榨台灣農民所得,因此引起所謂的「米穀案」。


貧困小孩出生的吳三連,能夠體會農民的困苦,於是書寫大力抨擊台灣總督的文章,並透過報紙輿論與日本國會議員的遊說,企圖逼迫日政當局取消這個不合理的政策。於是,吳三連、楊肇嘉、劉明電三人為中心的「三勇士」,便在東京對此展開反對運動,並向日本輿論與議會請願施壓。「米穀案」最主要的意義是具有台灣人反對日本人的殖民統治意涵,而吳三連則在其中扮演了堅持反抗不公不義、為台灣農民爭取權益的反抗者角色。


1938年,吳三連與蔡培火同時被捕;1939年,仍繼續出版《台灣米穀政策之檢討》小冊,傳播繼續反對米穀統制運動。吳三連的積極作為,讓台灣總督府受到許多人責難,最後竟用莫須有的罪名,將吳三連拘留,而且對報社施壓,辭退了吳三連。


1941(日本昭和16),他來到天津,與朋友合作經營小本的雜貨、染料買賣,同時擔任天津台灣同鄉會會長,幫助台灣同胞解決生活困境。其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他曾在日本投降之後,自掏腰包租用輪船,將因被日軍抓去當軍伕而滯留在中國大陸的三千位台灣同胞,一批批送回台灣,足足持續了兩年才完成


吳三連剛正不阿、勇於任事的性格,使他獲得政府的重視,在當時省主席吳國禎的推薦下,出任台北市市長。之後,台灣施行地方自治,台北市長改為民選,吳三連憑著三年來在台北市政的成績,加上當時報紙輿論和知識份子的支持,再度順利當選台北市長。


台北市長任期結束之後,吳三連回到故鄉台南,競選第二屆臨時省議員。在省議員任內,他強力監督政府施政,嚴格考察行政缺失,絲毫不給政府官員舞弊營私的機會。這樣的問政風格,使他輕易連任了第三任省議員。


吳三連轉任省議員,據鄭梓所言,其參與第二、第三屆臨時省議會時代(1950年代中期—1970年代),是面臨軍人統治的最高壓、最黑暗的時代,但他卻憑藉著在日治時期所累積的經驗,認為面對來自國民黨的高壓統治,台灣人要走出一條自己當家的路,就必須保持元氣,在有限的政治格局與歷史環境中,保持抗爭的意志,替台灣人爭取最低限度的民權跟自治,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吳三連於1954年到1960年擔任省議員期間,與非國民黨的李萬居、郭雨新、郭國基、李源棧,被稱為「議會五虎將」,再加上許世賢,成為「五龍一鳳」,組成批判國民黨的聯合陣線。


鄭梓闡述,當時台灣最高的民意機關,雖然沒有辦法影響中央政府的決策,比較具有本土意識的代議士們,面對這樣的壓力下,以質詢、發言、提案等方式作出抵抗。實際的作為包括:爭取土地改革、縣市以下的地方自治;在言論跟思想控制壓制下,為台灣人爭取到更多的民權自治,對內去建立一套深化議會經驗的制度,以延續日治時期議會請願運動的經驗與傳統,建立議會質詢制度、委員會的分工、聽證會、省政的各種考察制度


省議會的議會制度傳統,甚至於後來的1980年代、1990年代,被立法院所借鏡。吳三連擔任臨時省議員之後,以回歸台灣本土的思考,推動「中國民主黨」組黨運動,推動台灣人的民主運動,爭取台灣的自由民主。


《雷震回憶錄》提到,國民黨以非常惡劣的手法,威逼吳三連,以台南幫的產業融資作為籌碼,勸吳三連退出政治運動。張炎憲推測,當時其長子吳逸民因參加左翼讀書會被判刑繫獄,也可能是壓力來源之一。


向陽認為,國民黨的策略就是逮捕雷震,轉化吳三連,干擾李萬居跟高玉樹,壓制新黨運動,而國民黨最擔心的是,雷震結合台灣人,因吳三連、李萬居與高玉樹等人,在政壇展示了深厚的民意基礎與台灣本土力量,因此轉而以抓外省人雷震為主,達到殺雞儆猴的目的。


參考資料:


三千野草莓 為人權送葬


箝制媒體 惡靈重現


馬的動機令人憂心


名嘴介入政爭 有失分寸


吳淡如公開信 籲請大家讓她好好做月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