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駿 中國時報2009.07.15摘要】胡士托演唱會的真正主軸,不是毒品,不是嬉皮,不是濫交,而是反戰。整個胡士托演唱會當中,反戰歌曲最直截了當,最一針見血的,首推「Country Joe & Fish」所唱的「I-Feel-Like-I'm-Fixin'-To-Die-Rag」。這合唱團,因為沒推出什麼排行榜知名歌曲,所以在台灣始終沒啥名氣,但這團體當時在美國,可是響噹噹的反戰樂團。
「山姆大叔拜託大家,因為他在遙遠的越南,陷入困境。所以各位,放下書本,拿起槍,大夥打仗尋樂去。一,二,三,咱們到底為何而戰?別問我,老子根本不在乎,因為下一站就是越南。然後,五,六、七,天堂之門就為各位打開。沒時間想大道理了,天啊,咱們全都得陣亡。」
Country Joe & Fish團員在胡士托演唱會台上,披著美軍野戰服唱這首歌,台下三十萬嬉皮跟著一起擊掌齊唱。唱完了,主唱要求台下所有觀眾,人人盡力,逼迫美國政府撤軍。有這樣的演唱會,有這樣的情緒,可想而知,越戰肯定打不下去,美國必得自越南撤軍。
這團體光是名字,就充滿了紅色革命氣息。所謂「Country Joe」,是當時蘇聯領導人史達林的小名;而所謂「Fish」,則是襲自當時中共領導人毛澤東銘言「革命大業,在廣大群眾中如魚得水」。有這樣的團名,唱那樣的反越戰歌曲,就一點也不意外了。
胡士托最後唱壓軸的,是吉他之神Jimi Hendrix。那天他顯然上台前嗑了藥,頭上綁著一塊紅布,上台後神情朦朧迷離,吉他彈得出神入化,連唱十六首。其中,他以電吉他獨奏美國國歌The Star-Spangled Banner,高昂激越的吉他聲,在美國國歌當中,夾雜了砲彈呼嘯聲、死傷哀號聲,反戰意味濃厚。
看過Jimi Hendrix在胡士托演奏之後,筆者覺得,搖滾吉他彈到最後極致境界,也就是這樣了。要說彈吉他,Eric Clapton、Carlos Santana,也算是十分了得,但筆者覺得,和Jimi Hendrix比起來,還真不是一個檔次的。
一九六九年八月胡士托演唱會之後,華納兄弟公司將演唱會實況,剪接成三個多小時的紀錄片「Woodstock, 3 Days of Peace & Music 」,並在次年三月獲得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項。這電影,幾年前台灣一度出過「台版DVD」,現在顯然絕跡,但有意者仍可以透過亞馬遜等國際網路購物平台,輕易購得。
看李安的2009年推出的劇情片《胡士托風波》之前,最好先看看華納兄弟公司一九七○年推出的「Woodstock, 3 Days of Peace & Music」,才能知道,李安這電影是怎麼回事。
胡士托演唱會,除了反戰與民權之外,就如同台灣媒體所認知的,那是個嬉皮年代,演唱會也充滿了嬉皮風味。然而,所謂「嬉皮」,除了外觀邋遢、吸毒、嗑藥之外,還有很多講究與信條。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與大自然合而為一」。
嬉皮年代裡,許多年輕人離開都市,到荒山野地裡,成立「公社」(Commune),與外界隔絕,自力耕種食物,自力辦學校教育下一代。嬉皮行為,還摻雜了東方玄祕色彩,譬如,許多嬉皮喜歡打坐、打太極拳、學習印度瑜珈。
在華納公司所拍攝胡士托記錄片裡,演唱會期間,就有若干鬚髮皆長,甚至糾纏打結的印度老者,混跡眾年輕嬉皮當中。台上演唱會熱烈開唱,台下遠處,就有一群群年輕嬉皮席地而坐,或閉目冥想,練習吐納之術;或伸臂屈腿,作瑜珈體操狀。
演唱會期間,在八月十七日白天,Joe Cocker(此君在十二年之後,為電影《軍官與紳士》,與女歌手Jeniffer Warnes合唱了主題曲「Up to Where We Belong」,才在台灣打開知名度)唱完之後,天空烏雲密布,狂風亂吹,隨即下起暴雨,演唱會暫時為之中斷。暴雨傾盆而下,三十萬嬉皮多半沒雨具,眾人據地而坐,齊聲高呼「No rain, no rain」。
雨勢歇止之後,大量嬉皮光著屁股,四處遊走,好不快意。大雨一陣沖刷,地上泥濘遍布,水坑處處,路滑難行。眾嬉皮隨機取樂,自高處往低處飛奔幾步,然後跳坐地上,順著爛泥巴往低處滑行,猶如冬天滑雪一般。這場景,在李安電影《胡士托風波》當中被完整「複製」。
三天三夜的胡士托演唱會,最大訴求就是反越戰。當時,反戰運動風起雲湧,反戰嬉皮動輒痛斥軍方為「豬玀」。然而,三天演唱會期間,眾嬉皮吸毒嗑藥為樂,難免搞出樂極生悲事件,出了人命關天緊急狀況之後,只見美國陸軍UH-1野戰直升機,逕自降落演唱會場,載走出事嬉皮。
在李安的《胡士托風波》兩分二十秒預告片中,曾有場景顯示,演唱會結束後,滿地垃圾,尚未離場的殘餘嬉皮,三三兩兩行走其間。這場景,顯然也是「複製」自四十年前紀錄片「Woodstock, 3 Days of Peace & Music」。
片長超過三小時的紀錄片,最後Jimi Hendrix唱壓軸之際,觀眾其實已經大量離場,留下遍地垃圾,滿目瘡痍。幾個嬉皮流連其間,尋找其他嬉皮遺落的鞋子,拿起破鞋,試試尺寸,希望能撈到一雙免費鞋。
胡士托既是演唱會,那麼,真正的主角,應該就是演唱者。有意思的是,當年那場演唱會,固然邀到英美兩國知名搖滾、民謠歌手與合唱團,但上台表演的,依舊還有不少知名度較低、作品較少、在搖滾樂壇上地位不高的二線B咖角色。
另一個有趣的現象,則是自有搖滾樂以來,英國團體與個人實力,都勝過美國團體與歌手。最起碼,英國搖滾樂表演者實力不在美國之下,然而,參與胡士托演唱會的一線A咖級表演者,卻是美國多而英國少。筆者始終想不透,為何會這樣?
(摘要7.30.2009中央社 黃兆平 紐約)大導演李安新片「胡士托風波」(Taking Woodstock)今天在紐約首映。這部描述1960年嬉皮年代、改編自胡士托音樂節創辦人提伯(Elliot Tiber)創造的轟動演唱會,既懷舊又迷幻。與他以往拍片的風格大為不同,是一部十足的喜劇片。
李安認為,Woodstock 是大事件,它是描述戰後嬰兒潮、一半美國人共享成長經驗的影片,透過家庭的縮影呈現出來,表現得很好。他拍此片純屬機緣,也覺得他確實需要喜劇。拍片時,與年輕人同享快樂的氣氛,可以說是「以小觀大」,「一葉知秋」,是很健康與快樂的過程。
媒體詢問他個人對嬉皮的看法如何時,李安笑著說:「我可能也有嬉皮的因子,只是不敢表現出來。」會不會想再獲奧斯卡金像獎?他停了一下說,只想渲染快樂的氣氛給觀眾,沒想那麼多。已經看過影片的李安太太林惠嘉說,這是一部「不會哭、很感動的影片」,輕鬆愉快,溫馨感人,又細膩維妙,是李安拍完大膽愛慾諜報驚悚片「色戒」後,修身養性的精心作品。
李安說,拍此片時,心情剛開始很沈重,後來發現劇情很愉快,自己也開始有笑容,同時感染給工作同仁,氣氛也就不一樣,大家都能分享劇中輕鬆愉快且健康的氛圍。他用傳統中國家庭的角度拍攝此片,感受到「天真」是什麼,可謂是一部「天真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