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2日 星期五

防颱撤離 可以更積極

【井建國 中國時報2009.10.02摘要】根據媒體報導,政府高層指示,未來當土石流警戒發布後,他們會要求撤離警戒區內村民,必要時會派軍隊貫徹撤離命令。很高興政府終於說出這麼有力的話。但怪怪的。

根據水保局網站上的資料,土石流黃色警戒,表示預測雨量值到達地區雨量警戒值;紅色警戒,表示實際觀測雨量值,超過地區雨量警戒值。這些雨量警戒值是根據各地土石流潛在威脅來訂定的,但不表示土石流是否會發生,更不能告訴民眾什麼時候會發生,因此不見得能夠拿來當作撤離的指標。

一個村莊撤離所需的時間,隨著很多客觀的環境而變化,天黑以後撤離要比白天難度高,下大雨和道路濕滑的情況下,撤離需要較多的時間。當土石流警報發布的時候,有些山裡的村莊,聯外道路和橋梁可能已遭水沖刷,無法安全通過,這時要民眾撤離就更困難了。

有些家庭容易撤離,但有些家庭就需要更多的時間準備。2005年卡崔娜颶風在美國紐奧良市東邊登陸,因多處潰堤造成湖水和海水倒灌,一千多人死亡。最初,一般的看法是,沒有撤離的多數是低收入的人,特別是非洲裔的居民。最近的研究結果才發現,沒撤離的多數是年紀大的,或者是家裡有年長者的家庭,包括了所有的族裔和不同的經濟背景,他們可能是因為麻煩太多,短時間內又找不到人幫忙,才決定留下來。

所有的警報系統,都是以警告民眾短期內有危險而設計,它們是從科技出發,但並不能告訴大眾該做什麼?如何去做?或者要花多少時間來完成準備。防颱工作是平時做的,它的內容很多,其中一項是制定和檢討颱風來襲前準備工作的作業計畫

政府各防救災單位、企業界、醫院,一直到每個家庭,都必須要有事前準備好的計畫,在颱風要來前,看計畫所需的步驟來執行。以一個村落的撤離來說,這計畫的制定,必須要考慮到他們客觀的環境、對外的交通設施和居民的結構,包括當地住了多少老弱婦孺等,同時也要考慮到收容所裡服務人員,以及食物飲水等的準備。

縣市政府的防颱準備計畫中,還須考慮到撤離安養院或是行動不便的人,所需的救護車,醫院或是其他收容所必須有的醫護人員和設備。下令撤離的時機,應以執行並且完成撤離計畫裡各個項目所需要的時間為準,不應該受限於警報的發布。

中央政府的防災準備,應該考慮到勘災人員在颱風沒來之前的派遣,根據預報而估計可能的災情,開始做救災人員的徵調派遣,以及基本救災物質的收購。

在美國,颶風造成的最大威脅,是來自颶風暴潮。美國颶風中心通常會在颶風半徑到達之前24小時,針對沿海居民發布颶風警報,但是對大部分的社區來說,24小時的時間是不夠的。比如說,在佛羅里達州南部的列嶼,是由一條公路和橋梁所連結,研究結果是需要兩天以上的時間,才能撤離所有的居民和觀光客,因此該地政府經常在颶風警報發布前一、二天,就下令執行階段性的撤離。

為什麼各級政府,都是在氣象局發布海上、陸上颱風警報後,才將災害應變中心提升到一級成立?各級政府應該有一個防救災準備的執行計畫,每個準備計畫中必須根據不同程度的威脅,做出不同程度的防救災準備,這些威脅可能是強風、可能是豪雨、可能是淹水或土石流。計畫中每一個準備作業的措施,都應該包含完成準備所需的時間

在美國防救災單位和各級政府對颶風防救災的座右銘是「以最壞的災情來準備,然後期望最輕的災害」。並不是每個颱風都會造成莫拉克那樣的災情,但是在做防颱準備工作時,應該根據預報的風速和雨量以及它的分布,考慮預報的可能誤差範圍,以最壞的可能災情來做防救災的準備,防救災單位應該參考這作業程序來決定成立應變中心的時機。 (美國颶風中心科技組組長)

參考資料:程序問題和實質問題

 

「藤原效應」是什麼? 藤原效應(Fujiwhara effect)是指兩個距離1,000公里以內的水旋渦或大氣旋渦(例如颱風),相互繞著相連的軸線,作反時鐘方向旋轉的狀態。旋轉中心的位置,由兩個颱風的相對質量,及颱風環流的強度來決定,通常較小的颱風走得快些,較大的颱風走得慢些;有時兩個颱風,亦可能逐漸合而為一成為超級強颱。

藤原效應最早由日本氣象學家藤原櫻平在192131年間進行的一系列研究時發現,主要解釋當兩個颱風同時形成,並互相靠近時,所產生的交互作用,故稱此現象為藤原效應。史上出現藤原效應的雙颱不少,例如2006年造成大陸嚴重災情的寶發與桑美颱風。

藤原效應多數出現在西北太平洋,主要原因是西北太平洋生成熱帶氣旋(颱風)次數較頻密,同一時間可能有兩個熱帶氣旋活躍,容易導致藤原效應的發生。而南大西洋幾乎沒有熱帶氣旋生成,所以至今未出現藤原效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