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8.2009許英昌 蘋果】2009諾貝爾生理暨醫學獎,頒給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布拉克柏恩(E.H.Blackburn)博士、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葛萊德(Carol Greider)博士及哈佛大學醫學院宙斯塔(Jack Szostak)博士,肯定三位學者發現端粒,如何保護染色體,以及端粒酶的存在;從揭開端粒酶的分子作用機制中,打開生物研究新領域,並提供開發疾病治療新方向。
1970年代末期,布氏希望能定序真核細胞染色體兩端DNA的排序。當時耶魯大學加爾博士發現,一種纖毛原生動物─四膜蟲,擁有許多DNA的微小染色體。布氏在加氏實驗室中,收集足夠端粒檢體以定序。發現末端乃由六個核苷酸CCCCAA,重複20至70次所組成。類似排列結構,也存在其他纖毛原生動物中,但科學家不了解這結構是否也出現在其他生物上。
1980年代,宙氏觀察到一線型DNA分子,稱微小染色體,打入酵母細胞後,隨即被分解。在戈登會議中,布氏的結果引起宙氏注意,兩人討論後,進行跨領域合作,將四膜蟲的重複序列,加入酵母菌線型DNA上,宙氏發現,四膜蟲的重複序列,使酵母菌持續擁有線型DNA。四膜蟲的端粒,保護酵母菌的線型DNA,使線型DNA代代相傳。布氏及宙氏更進一步思索端粒酶的存在。
葛氏加入布氏實驗室,找尋合成重複排序的未知蛋白質。1984年聖誕節,葛氏發現四膜蟲內含一種酵素,能一次將含6個DNA的重複順序,加到DNA上。布氏及葛氏稱此酵素為端粒酶。葛氏分離此酵素,發現含有RNA(核糖核酸)及蛋白質,並進一步定序此RNA排列,證明此順序決定四膜蟲上端粒的重複。
更進一步切斷此RNA,也將破壞端粒酶特性,證明內在RNA模板決定端粒上的順序,布氏改變RNA上的排列順序,導致端粒上不同的重複。接著切克(Tom Cech)博士(1989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純化端粒酶中蛋白質部分,能將核酸一個一個加到染色體末端。
同一時期,宙氏和博士後研究員藍柏拉(Victoria Lundbiad),則找出和端粒酶功能的重要基因。兩位也找到一較短端粒有關的基因,稱EST1,也藉此找到和穩定端粒相關的核心蛋白。
布氏證明染色體端粒,由簡單重複的DNA排列構成,宙氏證明重複順序能增加染色體的穩定性。宙氏及布氏預測酵素的存在。葛氏及布氏分離端粒酶,並發現每種生物的端粒酶均含有核醣核酸,並以此為模板製造特別DNA重複序列。宙氏則以酵母菌為材料,發現細胞失去端粒酶功能,將使染色體兩端變短,進而停止分裂。
三位科學家的成果,打開研究端粒酶和癌症及老化新領域。科學家發現癌細胞能不斷分裂,原因之一在於擁有較高活性的端粒酶,並開發新藥物及疫苗,以抑制癌細胞內端粒酶的活性;提供治療新方向,並了解老化是一複雜過程,由許多因素決定,端粒酶是其中之一。
總之,現代科學家應學習善用他人智慧,從抽象思考中旁徵博引,從討論中激發科學熱情,手腦並用,方能打開生命科學一片天。 【中正大學生命科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摘要10.8.2009自由 林曉雲、胡清暉、陳怡靜〕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增刊今天將公布全球大學世界排名,台灣大學首次擠進世界百大行列,排名第95名,比去年大幅進步了29名,「八十台大、前進百大」的夢想成真,教育部長吳清基還因此主動在國會公布喜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