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30日 星期五

兩岸互信源於自信

(謝盛友/德國班貝克大學企業文化專業客座教授)中國時報2009.10.30摘要

中華民國國防部公布的《2009年國防報告書》中指出,短期兩岸敵對狀況,將不會隨兩岸關係和緩而解除。該報告書中說,解放軍仍然強調「台海終有一戰」,兩岸軍力也嚴重向中國大陸傾斜。

建立互信是胡錦濤一年來不斷提到的4個字,兩岸「互信」包括兩個主要內容,一是和平協定,二是軍事互信機制

一個中國的互信,來源於自信。北京缺乏自信,是害怕美國;台北缺乏自信,是依賴美國。今年422日,馬英九在總統府通過視訊,向美國智囊機構「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表示,兩岸建立軍事互信機制目前為時還早,並表示美國繼續承諾對台軍售,對美台關係非常重要,這明顯表現出馬英九政府對美國的依賴。

「要和談先撤飛彈」在台灣當然可以拉攏民意,但是在軍事意義上和兩岸談判方面絲毫沒有任何意義。就是說,今天可以撤,談判完成後再部署。顯然,這話是無聊無意義。要想談判成功,必須擁有自信。兩岸若沒有美國,一個中國的自信就簡單得多。

這些年來,大陸綜合國力確實提升,但是還未達到可以跟美國抗衡的地步。台灣是中國最安全的出海口,失去台灣就等於失去半個太平洋,本世紀中美之爭,半個太平洋之爭,是不容忽視的最大內容之一。一個中國的自信,來源於兩岸的整體綜合實力。沒有自信,何來互信?

根據德國統一的經驗,必須先有精英和領袖的遠見和推動,後有民意的跟進,才能獲得成功。維利·勃蘭特(Willy Brandt)從1969年到1974年擔任西德總理,他致力於粉碎冷戰結構的工作,他清楚地瞭解到,冷戰結構乃是美蘇所創造的結構,真正受害者是德意志人民。

因此,在他當選西德總理後,即致力於和東德及蘇聯和解。東德西德從來不放棄一個德國的原則,這就是他們堅持一個德國的自信,追求統一是德國人的最終目標。兩德的統一,證明了勃蘭特的政治智慧和德國人的自信。

中國共產黨的目標是和平統一、不放棄武力統一;而中國國民黨(至少馬英九政府)的目標則是「不統一和平」,即維持現狀以獲得和平空間。維持現狀,未來有很多走向,「台灣前途由台灣人民決定」是其中走向之一。沒有兩岸願景,而只希望「不統一和平」的馬政府能走多遠?

李鈞震:

1、 兩岸互信,源於自信。這是愚蠢的說法。

2、 兩岸要能互信,必須是兩岸的政府官員有守信用的能力。官員做事經常不守信用、說話不算話、政見跳票、數據灌水、決策不透明等等。如何令人信任?

3、 有自信的人,不見得有能力守信用。

4、 中國已經強大,這是事實。為什麼就一定要統一中國?這有歷史宿命嗎?事實上,中國近三千年,真正大一統的局面非常的短,多半是膨風式的虛有其表,維持大一統的面子,絕大多數的時間都是軍閥割據。何必這麼愛面子?這麼虛偽?

5、 學者,如果都愛面子、虛偽、打腫臉充胖子,有何意義?絕對不可能成為世界級大學者。

6、 兩岸也不是不能談統一,重點不在軍事、經濟,而在文明程度。如果兩岸都能遵守《世界人權宣言》,有此共識,並且落實到各行各業;同時兩岸的人民守信用的能力超過日本。兩岸和解,甚至統一絕對不是壞事。

7、 統一,如果以人種來劃分架構,那新加坡也一定要是中國統一的對象;韓國也是,因為清帝國的女真族,血緣跟韓國人比較近,跟漢人反而不近;蒙古國當然也一定是統一的對象。統一,不能只單單對準台灣,這樣不公平。

8、 中國如果對遵守《世界人權宣言》的能力超過美國,人民守信用的能力超過日本,不要說統一台灣很簡單,統一全亞洲,甚至統一歐洲與美洲,都不會太困難。中國的文明那麼高,依據孟子的說法,德國的百姓都希望中國的胡錦濤,能當德國的領導人。

9、 把統一的眼光,只放在台灣,相當的幼稚、膚淺;台灣與中國的領導人,要把統一的眼光放在太陽系上。中國當然也要統一火星人,也要獨佔太陽光的資源,然後跟宇宙的各國和平相處。

參考資料:

孟子啟迪26 拯己於水火之中

保羅啟迪179 與耶穌基督一起復活

馬英九不是李明博

  

【摘要10.30.2009蘋果 江春男】韓國開放美國牛肉進口,導致長達兩個月的示威活動,最後百萬人走上街頭,與鎮暴警察對峙。剛上台不久的李明博得到震撼教育,趕忙撤換負責談判的部長和他最得力的親信幕僚,並兩度上電視向國民道歉。馬英九比李明博幸運,但他犯的毛病比李明博嚴重多了。


台美談判牛肉進口,談了17個月,主管其事的衛生署長楊志良根本狀況外,國安會秘書長蘇起,卻說這是集體決策,並牽拖到民進黨的邱義仁,馬英九也想把責任推給楊志良,這真是一個不敢承擔責任的政府。


民進黨時代開放牛肉進口,但有關帶骨牛肉、絞肉和內臟部分並未開放。蘇起反指民進黨種下惡因,無法自圓其說。他說開放牛肉的風險僅有百億分之一點五,如果此說成立,現在世界人口不到60億,擔心者豈都是白癡加三級?


進口美國牛肉和與美國簽訂FTA(自由貿易協定)是有關聯的,韓國是一個好例子。但是韓國的經濟規模比台灣大很多,加上美韓軍事聯盟,韓國的籌碼比台灣大很多。韓國與中國經貿關係相當密切,韓商和韓國留中學生都比台灣多。但是韓國有堅強的國家意識,不擔心對中國傾斜,中韓和美韓關係是平行線,沒有互相平衡的問題,與台美中三角關係本質不同。


而台灣今天的困境,馬政府的戰略轉向也是一大原因。馬政府上台後,積極向大陸傾斜,兩岸關係大躍進,台美與台日關係轉趨冷淡,軍售問題大受影響,如今想以牛肉談判,重建台灣政府的權威,讓台灣走出國際孤立的困境,豈不一廂情願?牛肉問題不在內臟,而在決策者的自以為是,少數寡頭秘密決策,缺乏與社會溝通之誠意,傲慢自大又推諉卸責


 


司徒文與美國牛【摘要10.30.2009蘋果 趙少康】美國在台協會AIT台北處長司徒文亂說什麼「台灣一年機車事故死亡1300多人,難道就不騎車!」來引申「進口美國牛絞肉及牛內臟風險較騎機車死亡率低」,引來一陣撻伐,凸顯了美國盛氣凌人的惡霸慣性。


如果司徒文的邏輯成立,那我們要反問,美國一年因汽車事故死亡的人數有多少?是不是低於這個比率的東西都可以進口入美國?問問美國農業部和食品藥物管理局看看他們同不同意?


台灣有1400萬輛機車,幾乎人手一輛,騎機車是很辛苦的,夏天怕曬,冬天怕風,雨打在臉上,像針刺一樣,我騎過幾年機車,深知其中滋味,如果能有辦法,誰不想換開舒適的汽車?機車是很多人謀生的工具,不得不騎,司徒文拿他們來嘲諷,頗有「何不食肉糜」美國版的味道。


更何況,我可以選擇不騎機車,但我很難逃掉美國牛絞肉及內臟,我當然可以不在COSTCO或超市購買,但我怎麼會知道我在速食店吃的漢堡,或小吃店吃的牛肉水餃,是不是美國牛絞肉做的?我愛吃牛肚和喝牛雜湯,以後在餐廳我又怎麼能分辨什麼是台灣、澳洲和美國牛肚、牛雜?


不要看現在地方政府、五大牛肉進口商反對得如火如荼,等到時間拖久了,大家淡忘了,媒體追逐新的話題了,只要一、二家小進口商悄悄進口了,其他的商家能不跟進?老美吃定了這點,慢慢等就好了,怎可能重新談判?美國人敢吃我就敢吃,但是美國人是不吃牛內臟的,他們不吃,我們為什麼要吃?


台灣沒有那麼反美,也一直把美國當作朋友,但老美如果做得過頭,也會引起政治狂潮。原本很多人是愛吃軟嫩多汁的美國牛肉的,現在卻因為牛內臟、牛骨頭搞得不吃美國牛了。馬政府的大官們切記,處理任何事情都不可離人民太遠,八八水災如此,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如此,選中常委如此,美國牛肉也如此。


 


馬英九 蘇起 大和稀泥【摘要10.30.2009劉世忠 蘋果】馬英九政府日前突然宣布全面開放美國帶骨牛肉、絞肉與內臟進口,主導此項決策的國安會秘書長蘇起,終於露面說明決策考量與過程,蘇起甚至指摘民進黨執政時期的國安會高層當年「一通電話」就搞定開放美國牛肉進口。


蘇起的澄清,暴露此一決策過程的不透明性、不誠實度與混淆視聽三大問題。首先,外交談判與決策固然有其機密性,惟作為總統的首席國家安全顧問,又主掌台灣對美政策制定,國安會的角色應是提供周延的正反效應評估,同時協調相關部會預先做好危機處理與民意宣傳。


蘇起透露的決策過程,以及衛生署長楊志良明顯不在決策核心、說法立場前後矛盾的事實,顯示國安會並未協調衛生署、外交部,甚至新聞局至少進行政策宣布後的國內說明,就連事先與國民黨立委溝通協調,演場雙簧戲都省略。


這並非馬政府,首次暴露重大政策決策過程草率輕忽的首例,去年馬英九丟出兩岸簽訂「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也是高層先拍板定案宣布,引起民意強大反彈與不解,相關部會才開始摸索與社會溝通宣傳的途徑。如今開放美國牛肉進口的宣布,更是霸王硬上弓、先斬後奏式不透明決策模式,難怪會讓馬政府形象再次受傷。


身為此決策主要負責人,蘇起焉能不為造成政府支持度傷害而向國人致歉?其次,蘇起強調開放美國牛肉進口沒有任何政治交換,與馬英九先前說是為重啟台美「貿易投資架構協議」(TIFA出現矛盾。任何外交談判當然有交換條件,這些條件交換雖然不見得會白紙黑字寫下來,但至少也是某種表態,無須否認。


民進黨執政期間於20054月和20061月兩度宣布重新開放美國不帶骨牛肉進口,就時機點而言,前者有欲與甫就職的第二任小布希政府重修關係的考量,後者適逢扁政府推動「終統」前夕,當然都有「默契上」的籌碼交換與關係測試。蘇起無須否認馬政府對奧巴馬政府在TIFA、免簽證待遇、對台軍售甚至奧巴馬即將訪問中國等議題的殷切期待。


在現階段「與中國全面交往」的外交政策主軸下,美國不會因為兩岸關係改善,即立即對台灣釋出政策利多;北京也不會在台美敏感議題上鬆手。如果說扁政府時期台美關係過度碰撞造成緊張,馬政府上任來對華府事必躬親、事事順從的態度,理應擁有更多談判的籌碼,怎會連民進黨政府堅持的底線都棄守?


帶骨牛肉與內臟、絞肉統統放行,更讓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處長司徒文,還志得意滿地用台灣機車肇事率高的荒謬比喻,來淡化美國牛肉致病率? 最後,蘇起和稀泥的態度更令人無法苟同,也是對專業官僚的不尊重。


民進黨執政時期的國安會,設有定期召開的跨部會台美小組,專司台美各項政策議題的橫向協調,衛生與農業部門在美國牛肉議題上同樣扮演「黑臉」的把關角色。兩次宣布開放美國牛肉進口,不僅相關部會各司其職,也與民進黨中央和立院黨團進行溝通,統一步調與口徑,絕非「一個人一通電話就能搞定」如此草率,引發的民怨也不若馬政府此次嚴重。


【作者為美國華盛頓智庫布魯金斯研究院東北亞政策研究中心訪問學人、台灣智庫諮詢委員】


拒吃消夜 愛更深【摘要10.30.2009 蘋果 吳若權】愛情,有它殘酷的一面。通常,越是刻意表現配合度很高,就越得不到對方的珍惜,反而是偽裝成既無辜又無奈地拒絕,比較會讓對方尊重。


例如:對方臨時邀約吃消夜,而你生活作息很規律,已想入睡,就不要輕易勉強自己答應他。否則,他根本不會知道你多麼努力配合,只會覺得你很好約。寧可回答:「我好想跟你去吃點東西,可是時間太晚了,下次早點講喔!」讓他這一次失望;給他下一次希望;你們的感情就不會絕望。


千萬不要以為上述的道理,是故意把心中的「要!」說成「不要!」口是心非的愛情觀,已經老掉牙。我想強調的重點其實是:「不要!」就是「不要!」坦率地表現幾次心中的「不要!」對方會漸漸知道你心中真正要的是什麼。


嘗試把心中真正的想法表達出來,這是戀愛中自信的表現。只要針對事情本身,而不辱及個人聲譽,用適當的「拒絕」;可以換來更多的「尊重」。不要擔心萬一這次拒絕對方的邀約,就沒有下次了。


如果對方是個足夠自信的人,並不會把被拒絕的經驗,當作退堂鼓的訊號。反而會更用心構思,如何修正約會提案,才不會再度被喜歡的人拒絕。那種吃一次閉門羹,就不想再努力的人,不值得託付終身。如果他被嚇跑了,不就正合你意?只要你是真正想要幸福,就應該把機會留給懂得「再接再厲」的人!


 


只是空談〔摘要10.30.2009鍾麗華、湯佳玲/自由〕政府放寬美國牛進口,標檢局表示,初期會每個貨櫃逐批檢驗,但實際僅檢測「肉品衛生」,並非針對狂牛症致病的普利昂蛋白;國內唯一能檢驗普利昂蛋白的農委會家衛所坦承,目前僅能針對牛腦檢測,內臟、牛肉等其他部位並無法檢測;消基會批評,政府口口聲聲說為國人健康把關,只是空談。


家衛所長黃金城表示,狂牛症罹病牛隻發病時,普利昂蛋白會大量集中在牛腦,並在牛腦增生,由於濃度極高,因此能以抗體檢測;至於其他部位濃度低,根本測不到。他強調,並非台灣技術落後,而是全球都還沒有相關技術


此外,普利昂蛋白在狂牛症發病前半年,才有辦法檢測出來,前家衛所長劉培伯指出,狂牛症潛伏期為四、五年,30個月齡以下的小牛可能正值潛伏期,卻面臨無法檢測,這正是進口美國牛肉的風險所在。


劉培伯說,雖然美國沒有新病例,致病原卻可能早已潛藏環境中,美國在十幾年前就已禁用問題牛骨粉,仍在六年與四年前發生首例與第二例狂牛症,國外科學家推測是因為牛糞排在土裡,污染環境所致。


消基會秘書長吳家誠批評,國家根本沒有把關的機制,說要保護消費者都是空談;既然政府沒有檢驗能力,就不該放寬進口,讓消費者暴露在風險之中。


立法院昨審查國科會九十九年度預算,立委也質詢如果豬吃到美國牛風險部位,會不會形成毒物鏈?國科會生物處長郭明良表示,豬吃了受感染的牛肉,毒素確實不會消失


馬政府上任來對華府事必躬親、事事順從的態度,理應擁有更多談判的籌碼,怎會連民進黨政府堅持的底線都棄守? 吳若權:愛情,有它殘酷的一面。通常,越是刻意表現配合度很高,就越得不到對方的珍惜


參考資料:昏庸無能129 馬英九帶愛心到災區


美牛事件的七門課

【周桂田 中國時報2009.10.30摘要】美國牛肉進口爭議越演越烈,中央政府棄守把關之責,而將風險責任直接轉嫁到消費者個人身上,形成風險個人化之危機;同時,全國也陷入地方或民間自主管理、自律之迷思,而行政院長也附和鼓勵。套句台北縣長周錫瑋所說「這是自欺欺人」。

事實上,自1990年代末,世界各主要國家對於具有對人體健康及環境潛在風險的問題,皆視為軍事及經濟之外的國家安全事務。除了高度重視採取預警原則之外,更重視在進行決策過程與公民進行溝通,而取得決策的正當性。

此次,中央政府宣稱煞費苦心,一方面掉入了發展型國家唯經濟發展優先的迷思,忽略了國民健康之非傳統安全因素,而造成錯置的比例原則判準,可見高層並不具備全球化風險事務的視野;另一方面,迴避科技決策的民主與溝通,即使綠黨、主婦聯盟於前數個月要求衛生署,舉行開放美國牛肉政策之聽證會,也被迴拒,違反國際上之科技民主潮流

而在這樣的決策類型引發全國譁然,決策者試圖亡羊補牢,匆忙的要向充滿憤怒的公眾進行所謂的「加強溝通與說明」,或向國會議員遊說,以阻擋食品衛生管理法的修正;在早已充滿不信任的氣氛之下,進行無效的風險溝通

看來,行政院是決定硬著頭皮幹,然而,狂牛症病毒潛藏至少二十年,一旦爆發開來,將造成連續數十年動物疫病傳染及人類生命的風險威脅,不但漠視現行消費者的權利,也當波及未來的世代。不要忘了,馬總統數個月前才簽署聯合國社會、文化及經濟公約,此舉乃違背世代正義

2006年扁政府時代,開放美國牛肉,衛生署委託國家衛生研究院進行的風險評估,不但涉及以計算戴奧辛汙染的模式,計算使用美國牛肉的風險之謬誤,同時,衛生署也扭曲專家委員會的判斷「共識」,而造成數位重量級專家憤而請辭。

本次的委託台大公衛學院之風險評估過程,也傳出衛生署強力的行政介入之疑。此種政治凌駕相異者的專業意見,或扭曲風險評估的方法及過程,似乎仍充斥在我國的各種環境影響評估,而往往引發決策品質的低落與公眾的高度不信任

請不要忘記,2006年開放美國牛肉,當時宣稱帶骨牛肉有較高的風險,不予開放,而與目前開放的說詞大相矛盾;也請不要忘記,美國每年銷售三千六百萬隻牛,只有約1%也就是三十六萬頭牛的篩檢,而仍有三千多萬頭牛未曾篩檢,其潛藏風險之高可以想像,而日本、歐盟是每頭牛皆篩檢。到現在官員還大玩數字迷障,專業獨大而仍無法理解民眾的恐慌在何處。

無論是上到總統或到衛生署官員,都宣稱將嚴格把關,加強查核,然而,這些說詞套用在我國國情上,民眾相信嗎?

比較日本,2006年在開放美國牛肉,發現帶骨牛肉旋即於該年六月再次禁止美國牛肉進口。反觀我國,同樣在2006年一月開放美國牛肉,而分別於三月及四月發現帶骨牛肉試圖闖關進口,衛生署並未積極處理。鬆散的管制能力,屈服於政治壓力之下。

最後,中央政府沒有把關,將風險推到個人化責任,一方面行政院又「溫柔的期待」業者的自律,另一方面政府又宣稱煞費苦心的談判不易,國家安全的邏輯只落在發展型國家重視經濟發展優先、而繼續犧牲我國已經千瘡百孔的環境權與健康權。

要不要正視這些全球化生態、健康、食品風險所鑄造新典範的非傳統安全問題,這是我們目前最急迫應該學習與反省的一課。(作者為台灣大學科技暨生醫倫理中心政策組召集人、國家發展研究所教授)

參考資料:現代與社會31 風險 反省性 與知識

【摘要2009.10.30 胡晴舫 中國時報】食品工業,其實是世上最大的黑幫生意,牽涉太多的利益輸送、市場壟斷、政治掛鉤乃至暴力,當他走訪那些與食品工業合作的農家牧場時,沒有人願意開口,很大原因出自害怕。資訊的不透明、生產方式的不公開,讓食物變成現代人生活安全的最大變數。

尤其在全球化時代,食物整天飛來飛去,縱使檢驗機構多如牛毛,當消費者在超級市場想要辨識食品,還是只能靠那一張張業者自行張貼的標籤,業者仍可能為利潤說謊,日本餅乾「白色戀人」就曾篡改了製造日期。食物,如同水與空氣,需要政府介入,嚴立法規,替所有人強力把關。

已不光是美國牛肉,而是我們所吃的一切的一切。紐約已經發起百里飲食,就地取材,只吃時令;而巴黎餐廳也吹新風,打破連鎖,避免中央廚房,回歸小規模,廚師每日親上市場挑菜。現代人類的飲食習慣,創造了一頭怪物,唯有透過改革飲食文化才能摧毀它。

2009年10月27日 星期二

新流感嚴重病例的啟示


【摘要10.27.2009蘋果 金傳春】世界衛生組職在今年10月中旬,邀集來自全球亞、非、歐、美、中東與大洋洲的近百位臨床醫師、科學家與公共衛生人員齊聚一堂,探討「新型流感流行的嚴重病例之臨床特徵與病人管理」,得到下列幾項重要結論:


(一)絕大多數人感染此新型流感病毒後,僅出現「類流感」病徵,即未經治療,也可在一周內痊癒;


(二)發現極少數病人的病情易快速惡化,以呈現肺炎為主,且易伴隨多重器官衰竭,甚至原有哮喘或慢性阻塞肺病者會更加惡化,此時在24小時內也十分需要急診與加護病房進行妥善照顧,在流行幅度變大之際,將造成醫療體系沉重負擔;


(三)以病情來看,初次病毒性肺炎,是重症與死亡病例最常見的病死因。至於1957年與1968年兩次全球大流行時,較常見的二次細菌感染,迄今約佔死亡病例30%,即新型流感H1N1自唱獨角戲而釀成嚴重的肺炎大禍,導致呼吸失調與反射休克為最常見的死因。


值得注意的是新型流感的嚴重病例之臨床表現,仍與季節性流感迥異,尤其是有潛在疾病者或孕婦,然而有一些健康的年輕患者,至今仍不知其是源於何種因素,也會提升臨床嚴重度。


所以醫生遇到嚴重病例,要特別提醒患者注意發病後的第35日是否有病情惡化轉劇而提升危險度的跡象,以盡速就醫,院方在入院後必須隨即提供呼吸器等,有助於呼吸的支持性治療。若能及時提供此類病人抗病毒藥物(如克流感、瑞樂沙),即使尚未證實為新型流感「陽性」之「前」即給藥,均有降低病情惡化而提高存活率之效。


此外,在病例數遞增時,患有病毒與細菌兩者的共同感染問題也將逐漸浮現,如常見的鏈球菌肺炎、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以及2,6 -二甲氧基苯青黴素抗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所以醫師對於社區感染肺炎也要同時考慮給予抗生素治療。


最重要的是醫生見病人入院,即要明瞭:(1患者是否為慢性肺疾(包含哮喘)、第三孕程孕婦、兩歲以下嬰幼兒、具神經障礙的兒童、肥胖及免疫功能不彰者;(2)患者是否從事或接觸高危險相關職業者(如禽畜業者、活禽市場相關人員、獸醫畜牧人員、醫護人員);(3)是否出現消化道及其他不尋常病徵,以及時掌握高危險群的黃金治療時機。


因此入秋冬流感流行季時,有新陳代謝相關疾病的肥胖人士,宜每日規律運動或大步走,提早「減重」以降低新型流感的危險性。至於眾所皆知的癌症患者、器官移植病人與愛滋病患,尤其是CD4T淋巴細胞數低者,要特別留意減少流感與細菌雙重感染 【台灣大學流行病所教授】

台灣必須與東協簽訂FTA

 

【摘要10.27.2009趙文衡 蘋果】依據統計資料顯示,台灣機械設備業今年第2季的外銷比為55%,也就是說台灣機械業的產出中有55%銷到國外,有45%銷至國內市場。在外銷國家中第一名是中國大陸,占機械業外銷的31%或總產出的17%。第二名是東協國家,占外銷的16%或總產出的9%。

假設有一個機械業的典型廠商(A廠商),其銷售市場分布狀況與上述總體市場分布狀況一致,即總產出的45%銷售於台灣市場,17%銷售至中國大陸,9%銷售至東協國家。

那麼,在東協加中國FTA生效後,A廠商銷售至大陸與東協市場的產品將遭受威脅,這些產品約占總產出的26%,比率不可謂不大。A廠商可能的因應方式是出走至大陸或東協國家生產,以免除出口的關稅。其中又以外移至大陸的可能性最大。

A廠商不會這麼做,因它最大銷售市場國內市場,占有高達45%的比率,如果外移至大陸,產品自大陸回銷台灣須課以關稅,加上其他限制,可能會對占銷售45%的國內市場造成威脅。所以A廠商可能的選擇是忍受大陸與東協市場的損失,而仍留在台灣固守台灣市場。這也就是為什麼在近十幾年來的出走潮下,仍有許多廠商死守台灣的原因之一。

兩岸一旦簽訂ECFA,將使情勢扭轉,A廠商布局也將徹底改變。在簽訂ECFA之後,A廠商固然可以重拾在大陸市場的競爭力,但因為台灣與東協國家間未簽訂FTA,故還有對東協9%的損失無法復原。要徹底解決此問題的方法,就是外移至大陸。

簽訂ECFA後,A廠商若外移至大陸,將會獲得很大利益。首先,由於ECFA的簽訂,A廠商可在大陸生產並以零關稅出口至台灣,仍可完整保留台灣市場,原先固守台灣市場的原因因此消失。

其次,若移至大陸生產,A廠商可更容易擴大在大陸市場的銷售,同時也可以用較低的成本生產。最重要的是,外移至大陸還可以維持在東協國家市場的競爭力,不但可以保住原先9%的市場,還可以隨著大陸簽訂更多的FTA,開拓更多的新市場。這是留在台灣所無法得到的利益。

所以A廠商會極力鼓吹簽訂ECFA,並且在簽訂(生效)後出走至大陸。若ECFA可以強化保障台商在大陸的投資,那A廠商的出走決心就更為堅定。即使一些不打算出走的廠商,亦將面臨已出走廠商,以更便宜價格輸入台灣市場的威脅,形成「大陸台商」打「台灣台商」的自相殘殺的局面,這也會促使原先不想出走的廠商出走。

要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只有台灣在簽訂ECFA同時與東協簽訂FTA,如果只完成前半部,對台灣弊大於利,這種協定不如不簽。筆者也要呼籲大陸,兩岸合作要平等互惠,才能有利於兩岸關係長遠發展。

ECFA明顯的將掏空台灣產業而有利於大陸。期望大陸不要再阻止台灣與其他國家簽訂FTA,以使台灣人民可以真正享有兩岸合作的果實。【台灣經濟研究院副研究員、美國馬里蘭大學國際政治經濟學博士】

參考資料:ECFA 163萬勞工受害

2009年10月26日 星期一

美元崩盤危機出現了

【摘要10.26.2009殷乃平 蘋果】美元崩盤危機出現了!美元貿易加權匯率指數由今年三月的89.6點跌到現在的71點,整整滑落18.6點。至今,美元貶值的速度不但未減緩,跌幅反有加速的現象。有人預測美元將可能貶至50日元;人民幣可望升到45元間;黃金上看2000美元……

九月中,芝加哥期貨市場內的美元空單跳增至2067億美元,國際金融市場上,投資人紛紛開始走避美元,匯率避險工具登時夯到不行。美元崩落,這次來勢洶洶,好像難以阻擋。怎麼變成這樣?萬一美元崩盤,影響又是如何?

根據彭博社的訊息,這波下跌是來自於全球央降低外匯存底中的美元比重引起的。彼等持有的美元已減至62.8%,而新增的外匯存底中,63%是歐元與日元。同時,三月至今,發展中國家的央行平均每月拋售300億美元,改持它國貨幣。過去美國用盡各種手段,阻撓各央行拋售美元的做法已經失靈。

如勸說持有美元比重大的央行,不賣的理由之一是美元愈賣愈跌,持有的外匯存底價值就愈少;對持有美政府債券者,不但要求彼等不賣,還希望加碼買進。無奈美國的鈔票與債券愈發愈多,政治運作已擋不住各國央行的自我防衛,再往下美國又能如何?

美元貶值,主因是巨額預算赤字寬鬆貨幣政策,增加貨幣流動性,實質面經濟緊縮,高失業率與低消費意願,需求相對缺乏,最後,一方面造成股市泡沫化,另一方面迫使美元貶值壓力增加。低利率雖可降低舉債成本,卻供過於求,降低外國央行購買意願,國債利率因而居高不下,至今估計美政府還有9000億赤字,要靠印鈔票解決

由此看來,美元貶值似成定局,各國紛出奇招,中國以人民幣與東亞諸國從事貨幣互換,未來各國間的貿易以人民幣與當地貨幣清算,不經過美元,一則可避免美元貶值的影響,另則減少外匯存底美元的累積,同時人民幣自然而然的成為國際清算貨幣,漸對美元名義的貿易產生威脅。

國際貨幣基金的會員國,也重新規劃特別提款權(SDR),以便隨時可取代功能失靈的美元。波斯灣四國規劃單一貨幣、拉丁美洲十國創地區貨幣擬取代美元、亞洲十六國規劃中的亞元,也可能會提前誕生,而中、俄、日、法、巴,與阿拉伯產油國正在規劃包括黃金在內的一籃子貨幣機制,做為貿易中介,全都在為美元的退出做準備。

貨幣的價格包括利率、匯率與物價,三者相互影響。當利率低、匯率貶時,商品價格自然會上升,以反映貨幣價格的貶低。

所以當美元崩盤,匯率低落、利率低,債券價格下跌,大家拋售美元,迫使國際美元回流,成為美國國內的購買力,這時,股市先漲,物價隨之,美元債務雖因之而減少,千兆美元資產的價值,卻會隨著美元貶值而大跌;屆時,國際金融商品、貿易、契約均須脫離美元,才能規避損失。美元崩,天下亂,台灣的企業家準備好了嗎? 【政治大學金融系教授】

參考資料:劉憶如啟迪6 經濟復甦的指標觀察